闳放造句,闳放拼音,闳放什么意思
闳放:hóngfà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阔大奔放。宋苏舜钦《和子履雍家园》:“君之襟尚我同好,作诗閎放莫可攀。”宋曾巩《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其见於文辞,閎放隽伟。”鲁迅《坟·看镜有感》:“遥想汉人多少閎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
1、励志笃学,自强不息,踔厉风发,闳放专攻。
2、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
3、宋苏舜钦《和子履雍家园》:“君之襟尚我同好,作诗闳放莫可攀。
4、遥想汉人多少闳放”(鲁迅语),创新古老的赋体散文文学(注:赋体散文是辞赋在古典文学中进化到的最高级的产物)首要非智力因素就是文人的品格即文格,文如其人,赋如其人,赋体散文如其人也。
5、鲁迅说:“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
6、本书自公元前三世纪中国与国外的交通谈起,简述闳放昂扬之盛世,如何被历史大势扒至“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7、他说:“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
8、明王鏊《震泽长语?文章》:“盖昌黎为文主於奇,马迁之变怪,相如之闳放,扬雄之刻深。
9、他曾经把汉唐统治者魄力的“雄大”与“闳放”和“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一起来加以肯定;他还推崇被人误认为奸臣的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至于他称赞一些在文学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诗人和散文家的例子,就更是俯拾皆是了。
10、当时的“游侠”,其实是社会文化活泼生动之特色的一种人格代表,也是时代精神豪迈闳放之风貌的一种人格象征。
11、先生曾经盛赞汉代社会的文化风格:“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毫不拘忌”,“魄力究竟雄大”。
12、所谓“闳放”和“雄大”,其实既可以看作对汉武帝时代社会文化风格的总结,也可以看作对当时我们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表述。
13、1991年12月27日,正式挂牌为“巴东县茶店子民族初级中学”.从学校创办伊始,到几度变迁,再到今天的茶中,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聚集于此,踔厉风发,纵论天下,激昂青云,闳放求真。
14、宋曾巩《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其见於文辞,闳放隽伟。
15、就汉武帝时代社会文化风格的总体趋势而言,按照鲁迅的表述,“闳放”是基于“自信”,“雄大”的另一面,则是“深沈”。
16、人们的心境、人生价值观念以及处事态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秦汉、盛唐的闳放、热情、自信烟消云散,细腻、内在、注重内心世界直观体验,成为中晚唐以及以后千余年间的文化基本性格。
17、鲁迅《坟?看镜有感》:“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