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劾造句,参劾拼音,参劾什么意思

参劾:cānhé 基本解释:[accuse;impeach]君主时代上奏章揭发官吏的罪状;弹劾即如前年胡景桂参劾慰帅一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详细解释:弹劾。《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张万户贪婪太过,被人参劾。”《红楼梦》第一○一回:“苏州刺史李孝一本:参劾纵放家奴,倚势凌辱军民,以致因奸不遂,杀死节妇事。”范文澜《中国近代史》附录四:“上海道吴煦劣迹昭著,被人参劾。”★◎参劾cānhé[accuse;impeach]君主时代上奏章揭发官吏的罪状;弹劾即如前年胡景桂参劾慰帅一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1、二百零当日,端方则参劾赵尔丰已与王人文“沆瀣一气”,“庸懦无能,实达极点”,建议中央政府先派重臣赴川查办,另派袁世凯出任四川总督,要求果断行动。

2、上谕曰:“川省盐、茶既特设道员,自有责成,如不能胜任,当予参劾,别择贤能。

3、流寇入川,被杨嗣昌参劾,令其戴罪立功。?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4、曾国藩为掩饰“筹划未密”之过错,具奏参劾李元度,李被革职。

5、东林党人向来嫉恶如仇,反对他们利用权势,擅作威福,翦除异己,荼毒内外,纷纷上书参劾。

6、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关中大旱,蝗灾肆虐,他一日连上三疏,参劾陕西、山西、河南三省长官不恤民情,营私肥己,并直指南阳、磁州、泾阳等州、县长官劣迹。

7、元符二年(1099),上调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

8、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初六,时任侍读学士的恽毓鼎上疏参劾军机大臣瞿鸿礻几,次日奉朱谕,瞿开缺回籍;同年七月初一,他又上疏参劾两广总督岑春煊,初四日奉上谕:“岑着开缺养病,以示体恤。他专门雇

9、他上奏参劾擅权专横、结党营私、祸国殃民的穆彰阿、耆英、琦善等人,要求吏部治罪。给事中任克溥奏参,称中式举人陆其贤

10、如上年御史吴峋,参劾阎敬铭,目为汉奸;编修梁鼎芬参劾李鸿章,摭拾多款,深文周内,竟至指为‘可杀’。

11、疏言:“强梗属员,以上官将予参劾,辄先发制人。

12、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荐主同咨》:“参劾会试大座师者屡见……而参荐主者无一人焉,其向背最为易见。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盖房考座师,日后升沉不可问,而荐主西台?赫,且可藉以为援,势使然也。

13、杨涟疏劾魏忠贤,大中亦上《击逆?疏》;大学士魏广微与魏忠贤表里为奸,魏大中屡次参劾。

14、五十六岁,王念孙冒死参劾奸相和坤。而奸相魏忠贤却把持朝政,残害忠良。

15、张广泗参劾他“调兵筹饷,统驭将士种种失宜”。

16、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荐主同咨》:“参劾会试大座师者屡见……而参荐主者无一人焉,其向背最为易见。

17、就对未央生道:“你既做监令,若令官不公道,你也要参劾他,不要阿谀曲从,助纣为虐。

18、时京城都指挥使门达得皇上宠幸,大起冤狱陷害无辜,陈炜参劾其罪状,门达被谪戍岭表,朝廷内外,人心大快。

19、沈迅上疏参劾王万象把持朝政。

20、时齐王?颇倨骄放纵,昵小人,知命不畏权势,上奏参劾之。

21、二百零同治五年,国荃甫任湖北巡抚,即参劾总督官文,得罪朝野上下不少人,明年,受不住各方压力,不得不辞职归里。

22、同治五年,国荃甫任湖北巡抚,即参劾总督官文,得罪朝野上下不少人,明年,受不住各方压力,不得不辞职归里。

23、后来,师爷建议骆秉章上奏参劾樊燮贪污骄纵,最终罢免了樊燮的总兵职务。

24、于是田文镜便上密疏参劾李绂,说他们这些科甲出身的人在拉帮结派,搞朋党。

25、距北京仅四十里,封建势力害怕北京变成第二个麻城,道学家上疏参劾,朝廷随即下令:“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严拿治罪。

26、钦差录奏参劾,前后钦奉谕旨,总督汪志伊革职,永不叙用;巡抚王绍兰照部议革职。

27、至前人屡行屡罢,此亦有由,贞明所言百世之利,其时御史王之栋参劾,出於奄人勋戚之意。

28、二月,巡按直隶御史周如斗以正月间明军败于四桥事闻,且参劾总督侍郎杨宜“轻率寡谋”,致使参将尚允绍,指挥李田、鲍东莱等阵亡,于是,杨宜被免职。

29、廷尉于定国上奏参劾杨恽心怀怨望,恶言诽谤,大逆不道。

30、试论宣统二年江春霖参劾奕?案

31、杨炎正得科名较晚,五十二岁始登进士第,曾知边远州县,最后被参劾罢官,在事业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

32、他远在1587年(万历十五年)即在辽河流域扩大地盘,侵蚀其他部落,引起巡抚顾养谦提议征剿以免养虎遗患,但监察御史王缄主抚,两方争执之后,其他监察御史亦参劾顾养谦,称其“贪功徼赏”。

33、1910年被桂抚张鸣岐参劾,勒令回省交清账目。

34、朝廷中奸佞充斥,阻塞圣听,忠君爱国之士见魏党、客氏如此欺君罔上,败坏朝纲,个个想动本上奏,参劾逆党。

35、二百二当日,端方则参劾赵尔丰已与王人文“沆瀣一气”,“庸懦无能,实达极点”,建议中央政府先派重臣赴川查办,另派袁世凯出任四川总督,要求果断行动。

36、明珠与大多数封建官吏一样,由于权势渐重,也重蹈把持朝政,背公营私、贪财纳贿覆辄,被御史参劾,遭撤职抄家的处分。

37、恭亲王因为刚刚被刑部侍郎孟传举参劾其子澄贝勒霸占同宗妇媳一事而大发雷霆,命人出去寻找澄贝勒。

38、他为政清简,棘棘不同,言论敷奏,力戒烦碎;参劾墨吏,外台肃然;受理钱法,钱法一清;改革则例,民沾实惠。

39、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