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造句,丁敬拼音,丁敬什么意思
丁敬:dīngjìng 基本解释:清代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龙泓山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篆刻以汉印为基础,参以隶意,擅用切刀,方中有圆,朴拙苍古,为浙派“西泠八家”之首。著有《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等。●详细解释:清代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龙泓山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篆刻以汉印为基础,参以隶意,擅用切刀,方中有圆,朴拙苍古,为浙派“西泠八家”之首。著有《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等。★清、钱塘县人。字敬身,号龙泓山人,又号钝丁、砚林、玩茶叟、研林外史、无不敬斋、胜怠老人、孤云石叟。与金农同举博学鸿词,好金石,尤工篆刻,力拟秦汉,卓然大家。开浙派之先河,发千数百年印学之奇秘,有《武林金石录》、《龙泓山馆诗钞》。见《清史·列传·卷七十一》、《国朝耆献类徵·卷四百三十六》、《国朝先正事略·卷四十一》。
1、丁敬(一六九五?一七六五),字敬身,号砚林、钝丁、龙泓山人、孤云石叟、胜怠老人等。
2、丁敬远承何震,近接程邃,博采众长,不主一家,治印宗秦汉,常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方中有圆,苍劲质朴,古拙浑厚,别具面目。
3、篆刻初师浙派丁敬,黄易等,尤钟情于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后专攻秦汉印,旁及皖派。
4、其中“西泠八家”印章多达700余方,而丁敬的作品即有80余方。
5、摹印可方驾丁敬。
6、与奚冈、吴履称为“浙西三妙”,又与丁敬、蒋仁、奚冈并称“杭郡四家”。
7、在此基础上,再逐步研究以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是如何继承秦汉,推陈出新,开创浙派的。
8、朱子范教授曾论其印云:『初由黟陵入手,烂熟之後,乃上窥秦汉铸印,溯流及於丁敬身、邓顽伯,旁出西泠七家,泛滥浙宗,而探讨於曼生,
9、合玉几(丁敬)、冬心(金农)为一手。
10、工缪篆,诗笔倔强,著溲勃丛残,为人冲和朴实,论印以丁敬、陈鸿寿为宗。
11、刻印初法丁敬,继学邓石如、吴熙载。
12、指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等六人。
13、《西泠四家印谱》一书收录了清代「西泠四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的印谱作品。
14、金石家陈鸿寿篆印远宗秦汉,近师丁敬、黄易,切刀跌宕自然,浑厚峻拔,位列西泠八家之一。
15、丁敬远承何震,近接程邃,博采众长,不主一家,治印宗秦汉,常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方中有圆,苍劲质朴,古拙浑厚,别具面目。
16、三国魏曹植《与丁敬礼书》:“含欣而秉笔,大笑而吐辞。
17、与丁敬、蒋仁、奚冈齐名,并称为“西泠四家”,并有诗集《小蓬莱诗》传世。
18、与丁敬、黄易、蒋仁齐名,为杭郡四名家,再加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合为西泠八家。
19、绘画,山水潇洒自得,与黄易、吴履的篆刻属娄东派,刻印崇丁敬,为西泠八家之一。
20、韩国队把希望寄托在新秀闵龙、名将金东圣、经验丰富的金润美和心理稳定的崔敏敬身上。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砚林,钝丁,别署梅农、丁居士、龙泓山人、砚林外史等,杭州人。
21、丁敬(公元1695一1765年),字敬身,号龙泓,浙江杭州人。
22、黄易幼承家学,师从丁敬,并称“丁黄”,为“西泠八家”之一。
23、画本幅篆书“丁敬身先生像”,人物淡设色。
24、《西泠八家印选》、《丁敬印谱》、《赵之琛印谱》、《钱松印谱》、《清代浙派印风》。
25、抚印为丁敬高弟,有出蓝之誉,与丁敬并称“丁黄”,为“西泠八家”之一。
26、丁敬,字敬身,号钝丁,别号龙泓山人,浙江钱塘人。
27、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正是其中身体力行的金石家。丁敬工诗擅书法、精鉴赏,篆刻为“西泠八家”之首。
28、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二:“小松为丁敬身先生高弟,篆隶?笔,实有过蓝之誉。
29、指丁敬、黄易、蒋仁、奚冈四人。
30、西泠八家是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
31、师於书兼擅数体,日常多作行书,以碑人帖,极得华朴兼备之妙;复精究《爨宝子碑》、《石鼓文》、《天发神谶碑》等体势,随意挥洒,风致宛如。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
32、题,画本幅篆书“丁敬身先生像”,人物淡设色。
33、西泠八家是以丁敬为首的在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篆刻流派。
34、其后如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等都受到丁敬法自我立的启示。
35、其铁笔由丁敬、黄易上朔秦汉,颇自矜许。
36、陈氏篆刻则远宗秦汉,近师浙派西泠八家之首丁敬、黄易等、切刀跌宕自然,浑厚峻拔。
37、丁敬(1695 1765)、字敬身,号龙泓,浙江杭州人。
38、丁敬(1695?1765年),字敬身,号钝丁、砚林,有龙泓山人等别号,浙江钱塘(杭州)人。
39、黄易以篆刻最为著名,为西泠八家之一,与丁敬并称“丁黄”。
40、篆刻取法秦汉兼及丁敬,切刀纵肆爽利,清秀明快,灵动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