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币造句,贝币拼音,贝币什么意思

贝币:bèi b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原始货币。种类不一,以齿贝最为通行。由于真贝不够,乃用仿制品,有珧贝、骨贝、石贝、铜贝等。 清 魏源 《军储篇三》:“货币者,圣人所以权衡万物之轻重,而时为之制。夫岂无法以驭之?曰:仿铸西洋之银钱,兼行古时之玉币、贝币而已。”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刀漆以为书,贝币以为货。” 千家驹 郭彦岗 《中国货币史纲要》第一章第二节:“一是蚁鼻钱,系铜质贝币,形如背面磨平的贝壳。”★古时以贝壳为货币,称为「贝币」。在亚洲、美洲及非洲各地曾广泛使用。

1、古货币,从贝币至清宣统方孔钱,历代均有,达数百件,齐刀币最多。

2、南方楚国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

3、早期青铜贝币,贝面铸刻“西”字,现为笔者收藏。

4、实物货币阶段最有特点的展品要算小巧可人的贝币了。

5、君主信息:显示君主姓名、声望、官职、联盟、城池名、排名、贝币、皮币,可修改君主姓名、状态、旗号,并可更换头像。

6、有文铜贝是楚国的青铜贝币,称为蚁鼻钱或鬼脸钱。

7、蚁鼻钱形是铜贝币发展的高级形式。

8、楚国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

9、一万个贝币相当于当时元朝使用的中统钞二十四两。

10、西周时期铜贝币的出现,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1、其中古钱币中的贝币,铜贝币是原始货币,最古老也最有价值。由于其外形很像作为货币的贝币,因此人们大都将其称为铜贝。

12、主集钱币,现藏原始社会的贝币、战国时期的鬼脸钱到民国时期的银元、纸币,含宋代铁母、明代天启白沙钱、民国时期甘肃天水机制5文、10文铜元等珍品,同时藏有关于货币的书刊五十余种。

13、古货币,从贝币至清宣统方孔钱,历代均有,达数百件,齐刀币最多。上半部外塑有一圆形方孔钱币状浮雕,上面刻着“昆山玉片”四字楷书。

14、铜泡的形状有多种,有一种上宽下窄近似椭圆形的铜泡很容易被误认为贝币,虽然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但它没有贝的“齿”、“唇”和“凹槽”等细部特征,更主要的是它唯一的作用是装饰,盔甲服饰上的扣子。

15、贝币分珧贝、骨贝、石贝、铜贝等,但最常用的还是天然海贝。

16、15元左右,骨质贝币亦循此价,铜贝略高,可及人民币45元。

17、作为货币,铜贝币具有更适于流通的耐久性和价值衡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