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出为入造句,量出为入拼音,量出为入什么意思
量出为入:liáng chū wéi rù基本解释:量:衡量。根据支出来决定征收的数量。●详细解释:量:衡量。根据支出来决定征收的数量。
1、量出为入是中国赋税史上仅有的创见。
2、杨炎这一“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可以说是当时一大创举。
3、知己健康管理”的能量平衡依据“量出为入”的原理来实现的。
4、这种量出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
5、若量出为入,毋多取于民,则足矣。
6、中国唐代中期实行两税法,国家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先确定应收入的赋税总额,然后按照代宗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额为准,分配给各州各道,逐层摊派到土地和财产上,由民户按拥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纳税。
7、预算制度本质上是量出为入的。
8、补充原则为量出为入,以口服为主,注意钠、钾的补充。
9、立三同志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在北方局、八路军前方总部的领导下,坚持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和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配合的原则,为壮大根据地财政经济,保证军需民食,做了艰苦卓绝的工作。
10、龙泉驿区国有资产存量较大,把这些资产推向市场,进行市场化经营或通过市场优化组合,就会转化为活跃的生产要素;其次是搞活增量,充分利用投资衍生的增值载体,找准和落实价值增长点,在思维方式上要有一个转变,变!量入为出”为!量出为入”,!无偿投入”为!反哺回报”。
11、②输液量估计,原则上是量出为入。
12、在财政收支管理方面,既有周公的“量入为出”的原则,也有唐代杨炎的“量出为入”的主张。摘要全民健康保险保险费的收取,是以量出为入的方式为主,因此对医疗费
13、为此,过去多采用“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补液原则,以防止体液过多。
14、严格限制入液量:必须严格控制液体的摄入,量出为入,防止水中毒。
15、因此患者还需了解食物的含水量,量出为入。
16、因此,供给的营养素应合理,满足需要即可,原则是“量出为入,宁少勿过”。
17、以后的“量出为入”原则相对立的“量入为出”的财政概念;并主张“人无丁(丁男)、中(中男),以贫富为差”,作为两税法的课税基础,抛弃了唐代原来以人丁为征课标准的租庸调制,以土地、业产等财富的多寡,按每户的贫富差别进行课征。
18、保持液体平衡,一般采用“量出为入”的原则,每日进水量为一天液体总排出量加500ml;具体每日进水量计算式为:不可见失水量(981±141ml)-内生水(303±30ml)-细胞释放水(124±75ml)+可见的失水量(尿、呕吐物、创面分泌物、胃肠或胆道引流量等)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成人酌加入水量60-80ml/d。
19、在试点阶段,先实行“稳进快出,量出为入”的方针。
20、原则上是量出为入,保持平衡。
21、的“量出为入”与“定额给资”》,《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1991年,三秦出版社。
22、②保持液体平衡,一般采用“量出为入”的原则,每日进水量为一天液体总排出量加500ml。
23、在实际生活中,量出为入原则常被用作任意增加税收负担,满足支出膨胀的依据。
24、今后要按照总量平衡、量出为入的原则,考虑制定国家专项储备粮收购计划。
25、补充原则为量出为入,以口服为主,注意钠、钾的补充。
26、两税法以“量出为入”作为征的标准,有一定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