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服造句,祭服拼音,祭服什么意思

祭服:jì f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历代形制有异。《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 贾公彦 疏:“《礼记·祭义》亦云:蚕事既毕,遂朱緑之,玄黄之,以为祭服。此亦当染之以为祭服也。”《诗·豳风·七月》“为公子裳” 毛 传:“祭服,玄衣纁裳。” 孔颖达 疏:“玄黄之色施於祭服。”《国语·周语上》“ 晋侯 端委以入” 三国 吴 韦昭 注:“説云:‘衣玄端,冠委皃,诸侯祭服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南设一大幕次,谓之‘大次’,更换祭服,天平冠,二十四旒,青裳龙服,中单朱舃,纯玉佩。”

1、孔颖达疏:“器服谓门材与祭服。

2、为妃、嫔、命妇之祭服。

3、展衣:又称?衣,为王后礼见君王及大宴宾客的礼服,也是卿大夫之妻帮助君王礼祭宗庙的祭服。

4、他安卧着,庄严而魁梧,身穿祭服,仿佛要上圣坛似的,一双大手勉强捧住圣餐杯。次日早晨,他

5、又给卫君带来乘马祭服,还给卫君夫人带来乘车和锦帛。

6、凡蚕丝絮,织室以作祭服。

7、宋洪迈《容斋三笔?平天冠》:“祭服之冕,自天子至於下士执事者皆服之,特以梁数及旒之多少为别。

8、祭服,最隆典礼礼服。

9、诸侯夫人祭服之下,鞠衣为上,展衣次之,禄衣次之。

10、今祭服皆缁,差无所革。

11、我可不能吃太多,免得胖的穿不下我的弥撒祭服

12、因此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的祭服,原因是他相信秦代属水德之故。

13、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给帝王穿着,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

14、离朱的眼力异于常人,他对五色的辨识非常敏锐;然而也正因如此,他将自己耽溺在形状与设计上,将主要的精神应用在青黄调配与不必要的制作祭服之上。

15、女工是察,祭服是治。

16、他们在?礼上服役,身穿祭服头戴殷冕。

17、她定定的寻声望去,只见他身着宽大祭服,头戴爵冠,快步向她走来。

18、古代作祭服的蔽膝[knee hide]。

19、《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此北郊,以为祭服。

20、群臣于祭祀的场合另有梁冠、青衣、赤裳等所组成的祭服。

21、王肃注:“皆祭服也。

22、其中祭服占很大比重。

23、入庙佐祭服:为妃、嫔、命妇之祭服。

24、凡藏大享之器服,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应及伐国所获之宝,??则陈于庙庭;二曰御衣院,藏天子祭服;三曰乐县院,藏六乐之器;四曰神厨院,藏御廪及诸器官奴婢。

25、归公乘马,祭服五称。

26、他安卧着,庄严而魁梧,身穿祭服,仿佛要上圣坛似的,一双大手勉强捧住圣餐杯。

27、奔父丧,特恩赐祭服。

28、(音妹格):祭服的蔽膝。

29、视祭礼之轻重,祭服分别有数种形制。

30、皇帝祭服,由太常寺直辖的御衣院保管。

31、自日、月至黼黻,凡十二章,天子以为祭服。

32、宋代的官服仍分为祭服、朝服和常服三种。

33、以上九贡,多规定有专门用途,如:祀贡专供祭祀之用;嫔贡专供王室接待宾客之用;器贡专供宗庙器具之用;材贡专供制作车辕箭弩之用;服贡专供制作祭服之用等等。自清乾隆至光绪的一百七十年中,小小的高演村,就出了贡生三十四人,以至有“十人九贡”的传说,即高演村曾有十人同年赴温州科考,九人考取了贡生,连挑行李的脚夫也金榜题名,因而惊动历届县官进山探寻其原由。

34、宋代诸臣祭服有?冕。

35、《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

36、祭祀有祭服,朝会有朝服,婚嫁有吉服,从戎有军服,服丧有凶服等。

37、古祭服有赤黑二舄。

38、他说:“诸侯夫人祭服之下,鞠衣为上,展衣次之,?衣次之。

39、举行弥撒时主祭神父穿在最外层的祭服。

40、冕冠,是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

41、鞠衣:为王后率领民妇礼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也是诸侯之妻帮助君王礼祭宗庙的祭服。

42、;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商周至元明的一种祭服。

43、而朱绂紫缨,诚有界之徽网;宝车丹枕,实出世之津途。⑦朱绂方来:“绂”(fu服),古指祭服;又指祭服的蔽膝。

44、《仪礼?士丧礼》:“祭服次,散衣次。

45、《武德令》有:皇后服有?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诸侯夫人祭服之下,鞠衣为上,展衣次之,禄衣次之。

46、’”王肃注:“皆祭服也。

47、」诏曰:「昔天子亲藉,以供粢盛,后夫人躬蚕,以备祭服,所以聿遵孝敬,明教示训也。

48、天官?内宰》:“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

49、郑玄注:“?帛,练染以为祭服。

50、?抱:绘偶有野鸡图纹的王后祭服。和祭服、朝服相比,公服的形制要简便得多。

51、宋代帝王祭服上饰有流苏。

52、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寝不逾庙。

53、防具的话术士可以穿着的是轻装跟祭服。

54、明王世贞《觚不觚录》:“见上由东阶上,而大?四人皆五梁冠祭服以从。

55、宋《宋史?舆服四》:「诸臣祭服,唐制。

56、此深衣带于朝祭服之带也。

57、《大明会典》记载明朝的绶,着冕服、文武官着朝、祭服时,悬挂于革带之後,明定陵有实物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