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儒造句,世儒拼音,世儒什么意思
世儒:shì r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俗儒。《史记·律书》:“岂与世儒闇於大较,不权轻重,猥云德化……遂执不移等哉!”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廙》诗:“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 宋 陆游 《唐虞》诗:“大道岂容私学裂,专门常怪世儒非。” 清 恽敬 《崇仁学案书后》:“至与弟讼祭田一事,世儒多为先生设辞以解者,此未得先生之意也。”2. 指经师。 汉 王充 《论衡·问孔》:“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汉 王充 《论衡·书解》:“著作者为文儒,説经者为世儒。”3. 当代的学者。 唐 柳宗元 《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门人世儒,是以增慟。”★ 世儒是王充在〔论衡〕中所称宣扬天人感应的今文经学的儒生,其层次还不如能撰文着书的文儒。〔论衡.书解〕说:「着作者为文儒,说经者为世儒。」又说:「世儒业易为,故世人学之多,非事可析第,故官廷设其位。」从文中可知王充看不起这种博士系统下的儒生,因世儒的学问容易做,吸引许多人在不急之务上区分等级,并藉虚妄的言论得到利禄。不过这是王充个人看法,社会大众的评论标准却相反,如〔书解〕篇说:「文儒不若世儒,世儒说圣人之经,解贤者之传,义理广博,无不实见,故在官常位;位最尊者为博士,门徒聚众,招会千里,身虽死亡,学传于后。」但实际上,汉代儒生严守家法以巩固利禄,并不能发挥政治良心的作用;加上章句日繁,令人皓首穷经而不可得,如〔论衡.效力〕说:「王莽之时,省五经章句,皆为二十万,博士弟子郭路,夜定旧说,死于烛下。」可见在此学术风气下,求学已没有目标及实用价值。但平心而论,文儒与世儒同是宣扬圣人的理想,虽然方式不同,实质却是一致的,亦即都能对社会风俗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王充虽以看不起世儒,以为不如文儒远甚,但在另一方面仍旧肯定世儒的价值,如〔论衡.非韩〕说:「夫儒生,礼义也。」又说:「儒生,道官之吏也。」认为儒生在基本上是主张孔孟之道的知识分子,藉以区别文吏;文吏是从事政治活动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一些知识分子,事若没有道的指导,就会没有原则、失去方向,如〔程材〕篇说:「儒生治本,文吏理末,道本与事末比,定尊卑之高下,可得程矣。」即是在才能方面,儒生崇高,文吏卑下。又在道德气节方面,儒生也比文吏优越,〔程材〕说:「儒生之性,非能皆善也,被服圣教,日夜讽咏,得圣人之操矣。」又说:「文吏幼则笔墨,手习而行,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循私为己,勉赴权利。考事则受贿,临民则采渔,处右则弄权,幸上则卖将。……性非皆恶,所习为者违圣教矣。」是说文吏缺少仁义道德的教育,小则弄虚作假,谋取名利,人则权术倾轧,作威作福。此外,王充在〔非韩〕篇中而认为治国之道必须兼顾养德与养力,文武张设,德力俱足,儒生的高尚道德乃是国家社会所必须的。--作者:陈章锡 ★没有特别的操守而见称于世俗的儒者。《史记.卷二五.律书》:「岂与世儒闇于大较,不权轻重,猥云德化。」三国魏.曹植〈赠丁翼〉诗:「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当世的学者。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门人世儒,是以增恸。」
1、世儒或以《剧秦美新》贬之;是不然,此雄不得已而作也。
2、明唐顺之《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世儒泥象于有无之内,而不知无为之为有为也。
3、家世儒业,俯就路吏。
4、如“余固笑而不信也”(苏轼《石钟山记》),再如“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王充《论衡》)。
5、他把奴隶制宗法社会的“亲亲” “尊尊”引申为“仁” “礼” ,并在统一“仁” “礼”的基础上把“宗君合一”改造为“圣王合一” 。然后又以“学而优则仕”奠定了后世儒家“由圣定王”的价值定向。随后又阐述了孟子、荀子及《大学》对孔子的继承和衍化。
6、到后世儒家提倡“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时,就每况愈下了,口头上不再承认人们的物质追求,而要把这种私欲掩藏起来。
7、《溧阳县志》卷十三谓其“生平究心濂闽之学,躬行自得,终身不见疾言遽色,为世儒宗。
8、世儒议论纷纭,不足稽考。
9、有女嫁陈执中子世儒,坐夫事诛死。
10、*200109,儒籍与名物制度,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研究计画第八次学术研讨会,台湾大学。
11、《晋书》曰:“韦逞母宋氏,家世儒学,其父授以《周官音义》,谓之曰:‘吾家世学《周官》,传业相继。
12、东海王越矫诏囚清河王覃于金墉城。呈秀憾犹未释,矫诏下其子世儒吏。
13、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14、世儒业,家素贫,十七岁即外出谋生。
15、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
16、清戴名世《老子论上》:“自孔子没而出而惑世诬民者有两家,曰老曰佛,为后世儒家之所訾诮。
17、是以考求散逸及刊落之古注义疏,即成为后世儒家之新责任。
18、卦序用建构原则而不用平等原则“是以义味深长,后世儒者多不能晓”。
19、【示例】明?袁宏道《未编稿之一?策》:“自世儒而论,则点也婆娑啸咏,而流连光景,颓然自放于山情水意之间,盖任诞之宗而虚无之祖也。
20、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
21、熙宁初,安石为政,惠卿方编校集贤书籍,安石言于帝曰:“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
22、家世儒业,俯就路史。
23、世儒多汩没,夫子独声名。
24、自始祖之子春普公,以后累世儒素传家,虽高官显爵,而掇勤食饩,亦足为宗祖光宠。
25、明张居正《豫所吕公墓志铭》:“世儒??,猥小曹参,而卑丙吉。
26、其子利民,与父亲、祖父一样“习先世儒业,乐龙川林泉,悠然自得,终其天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7、孟子为什么被后世儒家尊为“亚圣”?
28、周公是一个大政治家,依据周国原有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定出一套巩固封建统治的制度来,这就是后世儒家极力称颂和推崇的“周公之礼”或“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