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屣造句,倒屣拼音,倒屣什么意思
倒屣:dǎo x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倒屧 ”。1.急于出迎,把鞋倒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时 邕 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 粲 在门,倒屣迎之。 粲 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 曰:‘此 王公 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鲁望》诗:“敲门若我访,倒屣欣逢迎。”屣,一本作“ 屧 ”。 元 任昱 《折桂令·同友人联句》曲:“既有当壚,毋劳倒屣,便可投辖。”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吾辈得施为,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2. 指从坐席上匆忙避开。《西京杂记》卷二:“ 衡 邑人有言《诗》者, 衡 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急于迎宾,将鞋子穿反了。《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北史.卷三四.宋繇传》:「每闻儒士在门,常倒屣出迎,引谈经籍。」
1、【出处】明?叶宪祖《鸾?记?探婚》:“传呼契友过庭院,忙倒屣敢迟延。
2、有一天,曹唐到李远家去拜访,李远激动得倒屣而迎。
3、媚坐》:“吾辈得施为,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
4、所至,名公巨卿无不倒屣而迎。
5、时名重江浙之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
6、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
7、后以倒屣形容主人热情迎客,王维《辋川别业》:“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这不是上大学的捷径,如果不喜欢语言,千万不要选,因为专业课是十分枯燥乏味的。
8、因为感受到了邀请者倒屣相迎的热情,每个团员都十分感动。
9、陶倒屣,及见,呵责曰:“与足下素昧平生,何故之有“冯曰:“诵公诗文,室迩人远,何隔平生“吟陶诗数联,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近白莲鱼未知。
10、【出处】晋?葛洪《抱朴子?交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吐食握发。
11、相国即月下索赵生见,倒屣与语,大加赏异,即携与入京。
12、【出处】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独丁谓贽文求见,颖倒屣延迓。
13、习刑法家言,屡游大幕,以谨慎自恃,取信于名公钜卿,所至争为倒屣。
14、公闻之,倒屣相迎。
15、我倒为他起了个早,倒屣而迎,真不上算。
16、听到老友来访,他立刻倒屣相迎,十分热情。
17、蔡邕倒屣以迎宾,周公握发而待士。
18、北周庾信《园庭》诗:“倒屣迎悬榻,停琴听解嘲。
19、既有当垆,毋劳倒屣,便可投辖。
20、承蒙热诚接待,感谢之至,他日来访,定当倒屣相仰,以为报答。
21、来前胡大人叮嘱在下,一定要将宋兄请去,届时胡大人必倒屣相迎。
22、周公握发,蔡邕倒屣。
23、遍历海内,传能预识名公巨卿于尘埃中,致名流倒屣。
24、壮岁,放浪燕、赵、吴、越、两河间,所至倒屣相迎,咸佩其才,五上公车不弟,归以著书为事。
25、【出处】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独丁谓贽文求见,颖倒屣延迓。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云:“虽一时俳谐之词,然所寄兴,亦有深意。
26、宋陆游《寄题徐载叔秀才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高宗召诸文士论撰禁中,思茂与范履冰最蒙亲遇,多参政事,时号“北门学士”。
27、至于霜晨的枝颤叶落之音,在迷糊之中,也难说不会幻觉为友人踏霜而近的步声,令诗人推被而起、“倒屣相迎”,直到出门一看,才发现错了。
28、桂冠靖节归衡岳,倒屣中郎着祖鞭。衡岳镇南方,无气自?郁。
29、有一次蔡邕闻知王粲在门外,竟倒屣相迎。
30、上联说向阳扪虱旁若无人的王猛,与桓温畅谈兵事,下联说王灿至蔡邕处,邕倒屣相迎,以此两则故事成对,从而赞扬王姓祖先才识超群,实属绝妙之联。
31、六卿来,倒屣而迎;侍郎辈,揖与语;下此者,颔之而已。
32、桂冠靖节归衡岳,倒屣中郎着祖鞭。
33、对于贵宾的光临,全家人都倒屣相迎,展现了无上的诚意。
34、宋?陆游《寄题徐载叔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