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格造句,词格拼音,词格什么意思
词格:cíg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诗文的品格。宋苏轼《上荆公书》:“向屡言高邮进士秦观太虚,公亦粗知其人。今得其诗文数十首拜呈,词格高下,固已无逃於左右。”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李谪仙》:“东坡云:‘……近见曾子固编《太白集》,自云颇获遗亡,如《赠怀素草书歌》及《笑矣乎》数首,皆贯休以下词格。’”《宋史·隐逸传上·魏野》:“顾词格之清新,为士流之推许。”2.专指词的品格。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词格纤靡,实始於康熙中。”
1、诗的景况与对旧格律诗词格律扬弃之我见
2、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六一居士下》:“余尝谓二李之诗,词格骚雅,真可压倒元白。
3、此外还有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几个历来传诵不绝的故事,如:智永和尚苦练书法最终成名的“退笔冢”与“铁门槛”的故事就在此。然而,正是人生的大不幸与社会的大动荡,才更加提升了作为乱世女词人李清照的词格和人格,她为后人留下了一首首千古传诵不绝的精美词章。
4、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江城子》一作《江神子》。
5、词格纤靡,实始於康熙中。全词格调疏朗隽逸,情韵自然流丽。
6、名词格的词缀同词干连写,而领属词缀则同词干分写。
7、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8、【唐宋词格律】例词:慢调正格。
9、无帮腔〔嘛韵〕,曲调词格一般为六字、八字、十字句式,也有三字、四字不等。一梦一真,一虚一实,一乐一哀,对照鲜明,又侧重后者,强调词人今日的失意。
10、全词格调疏朗隽逸,情韵自然流丽。
11、对板为一板一眼,词格有五字句和七字句。
12、第三,四,五章为“诗词格律详解”。
13、即词境词格亦与之俱高。
14、唱词词格在正扎戏中为长短句。
15、他自创词牌,不拘一格,如《迎新春》、《黄莺儿》、《戚氏》等等;他擅改词格,大大丰富了词作为一种抒怀文体的内涵,并成为以“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著称的苏轼词的先导;他万事随心恣性,是世俗礼教为无物,敢为人所不敢为,能言人所不能言,如他的《鹤冲天》、《凤归云》、《定风波》、《宣清》、《尉迟杯》等等。
16、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词格高丽,晏(殊)周(邦彦)流亚”。
17、唐词格式全同,惟句中平仄颇多出入。
18、附录”部分提供了许多补充资料,如“诗词常识”:《诗品》、《二十四诗品》、《白香词谱》、《人间词话》、《平水韵部》、《诗词格律(王力)》、《诗律浅说》、《诗韵新编》、《词学名词释义(施蛰存)》、《格律术语简释》、《六一诗话》等;“外国文学选读”:《莎士比亚诗集》、《泰戈尔诗集》、《各国名诗选》千余首;“儿童文学选读”:《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爱的教育(亚米契斯著)》;“古代蒙学”:《幼学琼林》、《声韵启蒙》、《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增广贤文》、《朱子治家格言》、《千家诗》等;针对中小学教与学的需要,还选录了一批实
19、相比,此词格调颇有些低沉。
20、六十年代初读到王力教授诗词格律十讲,还能读懂,开始学做旧全诗。
21、有十字句和七字句词格。
22、根据高职高专学生属高等专门人才的属性,认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材也应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概况、语言学、中国文化知识、古代语词格律、书法等相关基础知识有所介绍。
23、著有《谈诗词格律》理论。
24、演唱形式多样,唱词格式与金钱板相似。
25、该词格调高昂激越。
26、其诗词格律严谨,清新可诵。
27、讲授古典诗词赏析及诗词格律课。
28、其词格调疏朗,多隐逸之思。
29、其诗词格调颇得桐城遗风。
30、名词格的变化繁多。
31、本书是诗词格律的入门书。
32、将一个词格式化为参数。
33、主要是衡阳、常德、邵阳、湘西等支派,同源异流,曲词、唱词格式基本类似。
34、之‘泪花落枕红棉冷’词格相似。
35、诗词格言已发表几十首(篇)。
36、马之?治学严谨,精于诗词格律。
37、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38、唱词词格多为七言,亦有长短句的。
39、王先生是诗词格律的研究家。
40、词格之高,无过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