擐甲造句,擐甲拼音,擐甲什么意思
擐甲:huàn jiǎ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穿上甲冑,贯甲。《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宋书·建平王宏传》:“至於边城举燧,羽驛交驰,而望其擐甲推锋,立功閫外,譬缘木求鱼,不可得矣。” 清 姚鼐 《出塞》诗:“连营鼓角夜星环,擐甲弓刀晓露閒。”★穿着铠甲。《国语.吴语》:「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
1、军次定陇,周将张掖公宇文桀、中州刺史梁士彦、开府司水大夫梁景兴等又屯鹿卢交道,光擐甲执锐,身先士卒,锋刃才交,桀众大溃,斩首二千余级。
2、亟命三男亮生,躬擐甲胄,中军执令箭,追随巡捕。
3、遣任约来攻,嗣躬擐甲胄,出垒距之。
4、明张煌言《癸巳除夕》诗:“无情天地犹擐甲,有意山川独画灰。
5、集朗与二弟躬擐甲胄,率其所领,登即擒斩。
6、进出戎行,形貌魁岸,居常恂恂,每擐甲胄,毛发皆竖。
7、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8、转战江浙,每役皆躬擐甲胄,指授方略。
9、转战江浙,每役躬擐甲胄,指授方略。
10、只待要投鞭儿截断长江,探囊儿平吞了俺这夏口。以至六军擐甲,万骑投鞭,胡马遥来,?龙已出。
11、又言:“陛下躬擐甲胄,间驭球马,一旦有警,岂能亲董六师以督战乎?
12、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
13、叛人之党,帮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
14、【出处】元?无名氏《鞭打单雄信》第三折:“俺元帅遇难逢危,迭不的披袍擐甲。
15、穆之成也!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
16、【出处】《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17、及西都不守,帝出师露次,躬擐甲胄,移檄四方,征天下之兵,克日进讨。
18、艺祖拨乱反正,躬擐甲胄,当时将相大臣,皆所与取天下者,岂勇略智力,不能下幽燕哉?燕铁木儿以皇后命奉皇帝玺宝授文宗,疾驱而还,昼则率宿卫士以扈从,夜则躬擐甲胄绕幄殿巡护。
19、文帝纪》:“公躬擐甲胄,龚行天罚,玄谋庙算,遵养时晦。
20、8月6日,元明宗“暴崩”,伯牙吾台?燕铁木儿声称奉元明宗皇后之命,以皇帝宝授予元文宗,立即拥文宗“疾驱”还上都,途中“昼则率宿卫士以扈从,夜则躬擐甲胄绕幄殿巡护”,8月8日抵上都。
21、清金义植《怀高武康侍御军台》诗:“身讶新擐甲,冠为旧触邪。
22、翁万达躬擐甲胄,亲自率军增援。
23、擐甲执兵(14),固即死也(15);病未及死,吾子勉之(16)!
24、普与匡义入白太祖,诸将已擐甲执兵,直扣寝门,曰:『诸将无主,顾策太尉为天子!
25、文公躬擐甲胄(12),跋履山川(13),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见而朝诸秦(14),则亦既报旧德矣(15)。
26、典故: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27、屠城”的“破城“之意,也使得在当时史书中“屠城“往往不是劣迹而是功勋,所谓“屠城殄国之勋”,“屠坚覆锐,立御侮之功”在史书中比比皆是,魏帝诏书称赞司马昭“禽其戎帅,屠其城邑”,“去岁破吴虏于江汉,今兹屠蜀贼于陇右”,《三国志》称黄盖“擐甲周旋,蹈刃屠城”都在此列,此外还有“屠城破邑,神武遂章”,“屠城破邑,出自圣规,斩将搴旗,必由神略”等等说法。
28、【出处】《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29、《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30、躬擐甲胄,亲当矢石。
31、斛律光“擐甲执锐,身先士卒”,大败宇文桀军,斩首两千余级。
32、金史忠孝军闻难,皆擐甲,完出请上亲抚慰之。
33、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
34、南朝梁元帝《驰檄告四方》:“我是以董率皋貔,躬擐甲胄。
35、文公躬擐甲胄(12),跋履山川(13),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见而朝诸秦(14),则亦既报旧德矣(15)。
36、时年六十余,与士卒同甘苦,昼则擐甲执兵迎敌,夜卧不解衣,暇则俾士卒为军市,自相懋迁。
37、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38、明唐顺之《指挥佥军汤雪江墓碑铭》:“公本将家子,当其擐甲跃马,?髯奋张,可谓雄勇。
39、礼毕,天子躬擐甲,称无上将军,行阵三匝而还,设秘戏以示远人。
40、《三战吕布》第三折:“我可怎生威严摆布,披袍擐甲,我戎装擐带,结束威风,骑甚么鞍马?
41、示例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无复遗恨,第恨汴京下耳!
42、尝躬擐甲胄,乘其所赐乌马,驰骋于阵前,太祖目之曰:“真神王也!
43、【出处】宋?司马光《进五规状》:“躬擐甲胄,栉风沐雨,东征西伐,扫除海内。
44、方是时,外诛巨寇,内办军需,既饬属僚,复抚百姓,羽檄交驰,人马擐甲,凡所设施,皆手自裁答。
45、晋主自将救之,辽师解去。当奋然自将,文武诸臣尽擐甲胄。
46、等又屯鹿卢交道,光擐甲执锐,身先士卒,锋刃才交,桀众大溃,斩首二千余级。
47、臣据涪县为东西势援,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
48、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
49、要略》:“?武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牧野以践天子之位。
50、怀肃与道规攻之,躬擐甲胄,陷二城,冯该走石城,生擒仙客。
51、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52、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
53、《晋书?元帝纪》:“及西都不守,帝出师露次,躬擐甲胄,移檄四方。
54、乾?元年十月初三,赵晖遣干人退蔽城南一舍,擐甲执兵,效后蜀军旗帜,循南山而下,同时令围城诸军诈称后蜀援兵至。
55、乃擐甲步战,所向披靡。
56、方与僚佐宴饮,有军校谋变,擐甲及阍,阍者仓卒入白。
57、(武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牧野,以践天子之位。
58、《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59、然性刚忍,御下少恩,部兵终日擐甲,常如寇至;及较阅之际,杖罚过当,人多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