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弦造句,鸣弦拼音,鸣弦什么意思

鸣弦:míng xi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鸣絃 ”。 1.《论语·阳货》:“子在 武城 ,闻弦歌之声。”原谓 子游 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 李贤 注:“一夫谓守长也。千室谓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 宋 曾巩 《送韩玉汝使两浙》诗:“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2. 拨动琴弦,使之作响。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援琴鸣弦发清音,短歌微吟不能长。”3. 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晋 陶潜 《闲情赋》:“仰睇天路,俯促鸣絃。”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但歌聊一曲,鸣弦未息张。” 唐 杨炯 《和郑校仇内省眺瞩思乡怀友》:“頽风暌酌羽,流水旷鸣絃。”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李近楼琵琶》:“《耳谭》载京师瞽者 李近楼 ,籍锦衣千户,善琵琶,能左右手。弹新声古曲,无不絶妙,平生羈愁哀怨,及人己胸中事,皆於鸣弦铁拨发之,令人髮上指,泪交下。”4. 指弓弦。 唐 李白 《秋猎孟诸夜归》诗:“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论语.阳货》子在武城,闻弦歌之声。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 ★亦作鸣弦。

1、潮州弦诗根据班社组织的性质及活动范围分为“儒家乐”和“棚顶乐”两种。作品多次发表于广州《诗词》、《岭南诗歌报》、《韶音》、《鸣弦诗词集》。

2、过鸣弦泉、落星泉后可见此石。

3、乌飞随帝辇,雁落逐鸣弦。

4、张叔夜(1065-1127)北宋末将领。鸣弦希叔夜,蹑屐同安石。

5、舒溪发源于翠盖峰西侧下方,有泉从岩缝中涌出,由小至大,击石鸣弦,称舒姑泉流成溪,飞崖三折,形成上雪潭、下雪潭和璎珞潭,彼此相距500米,气象各有千秋。

6、玉管初调,鸣弦暂抚。

7、作者在衡山历游八天,记下了衡山美妙非凡、各有特色的景观:如登山之十步九折,攀云扪天;五峰之争奇竞秀,莫敢相下;祝融之露髻高奇,诸峰揖拱;上封寺观日初出,天幸书友睹;方广寺响泉异音,轰雷鸣弦;嘉会堂云霭雾雨,数里外青云霁日;朱陵洞水帘数叠,挂云际飞花散雪。

8、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9、难道大胜而回的庞斑竟给闪电轰雷劈了下艇。是多响泉,声彻数里,大如轰雷,细如鸣弦。

10、俯仰三尺晖光凛,临分半壁残虹黯。冰轮此今没瀚水,荒冢悄立劫世缘。欲怀萧隐荷归陇。夕照渔蓑渡沧海,潮起江楼夜鸣弦。莫问苍茫一何去,独向轻舟泛晚天。藤萍 

11、明李东阳《竹林七贤图》诗:“霜枝入鬓助萧骚,风籁鸣弦和清浏。

12、沿溪而上,人们还可看到狮吼岩,头岩虎头岩红井醉石试剑石以及绿潭,白潭三叠泉和鸣弦泉。

13、孙绰赞道:“凄风拂林,鸣弦映壑。

14、舒溪发源于翠盖峰西侧下方,有泉从岩缝中涌出,由小至大,击石鸣弦,称舒姑泉;泉流成溪,飞崖三折,形成上雪潭、下雪潭和璎珞潭,彼此相距500米,气象各有千秋。

15、百丈泉,人字瀑和九瀑为黄山著名的瀑布,而鸣弦泉三叠泉和灵溪泉则是黄山温泉中的佼佼者。黄山上知名的潭池溪有青潭,白潭乌潭老潭翡翠池和桃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