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宴造句,曲江宴拼音,曲江宴什么意思
曲江宴:qǔjiāngy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即曲江会。清袁枚《随园随笔·科第》:“闻喜宴,勅士宴也,最大者曰团宴,即曲江宴也。”参见“曲江会”。★唐时春榜进士与朝廷官员,常于长安东南的曲江亭举行庆宴,称为「曲江宴」。《旧唐书.卷十三.德宗本纪》:「二月戊辰朔,百僚会宴于曲江亭,上赋中和节群臣赐宴七韵。」
1、杜甫的《丽人行》对此盛况亦有描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唐诗人白居易在《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一文中也详细记载了盛会的情况。
2、《全唐诗》中就收有李泌的《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僚》和权德舆的《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等。
3、唐代进士及第以后,雁塔题名、曲江宴会、杏园探花,以至风流于平康里,确实是“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许多人也因此而平流进取,坐至公卿。
4、唐代进士及第以后,雁塔题名、曲江宴会、杏园探花,以至风流于平康里,确实是“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许多人也因此而平流进取,坐至公卿。曲江宴“泊大中、咸通以来,人数颇众”(《唐摭言》),咸通十四年曾有一次空前的盛会,是年正逢李频主持的京兆解试,同时得意的十哲当不会错过。
5、在集贤,遇重阳,赐宰臣百官曲江宴;绶请与集贤学士别为一会,从之。
6、他们诗歌唱答,出入于当时士林的各类集会,象曲江宴会、杏园探花宴、慈恩寺雁塔游宴题名等。
7、唐代称“曲江宴”,宋代称为“闻喜宴”,又称作“琼林宴”。
8、未料天公不作美,正月的天气竟然下起了滂沱的雷雨,一时之间,曲江宴大乱,宫女太监互相踩伤落水。
9、有一年,曲江宴会结束后,进士们纷纷到慈恩寺游玩,当他们来到大雁塔下面的时候,一个进士心血来潮,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大雁塔下面的石壁上,这个做法以后就形成了一种习俗,凡是新进士曲江宴会后,都要来到慈恩寺大雁塔,选派一位书法漂亮的进士,把大家的名字题在石碑上。
10、考中进士既然是这样的一件大事,自然是要庆祝一番的,庆祝的形式就是曲江大会,亦即曲江宴。
11、曲江宴并不是一天了结,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从三月三日一直闹腾到仲夏。
12、其原因,据说是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不是进士出身,故深忌进士,下令取消了曲江宴饮,并让人将新科进士的题名也全数除去了。
13、唐王维《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来。
14、唐制,进士放榜,醵钱宴乐于曲江亭子,称曲江宴,亦称闻喜宴。
15、在皇帝举行的曲江宴会上,进士们把装了酒的杯子放在曲江水面上,酒杯随水而流,流到谁的面前停下来,谁就拿起杯子饮酒作诗,同时,还要请两位最年轻英俊的进士去花园里采摘名贵的花草,分给各位进士佩戴。
16、年间开始,新进士在曲江宴后,即集于慈恩寺塔题名,请同科进士中擅长书法者将金榜诸人姓名写于塔上。
17、唐李绅《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诗:“香径草中回玉勒,凤凰池畔泛金樽。
18、坐落在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建于唐代,曲江宴饮和雁塔题名是唐代进士最引以为傲的两件事,有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19、伴随着“仿唐菜”、“饺子宴”、“曲江宴”、“小吃宴”的挖掘问世,还出现了一大批符合各国旅游者需要的创新菜,进一步提高了陕菜的知名度。
20、至于文人新中进士后参加的曲江宴会,更是盛况空前,据记载:"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住室半空。
21、唐代称“曲江宴”,宋代称为“闻喜宴”,又称作“琼林宴”。第二年,余中廷对第一,上疏乞罢琼林宴,以厚风俗,得神宗嘉许。
22、又听说新科进士正在曲江宴饮,便命将红绫包裹的月饼赐给进士们。
23、着有《中国饮食文化论》、《隋唐五代烹饪史纲》、《中国古代饮食》、《周易与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库?中国菜肴大典》、《曲江宴与曲江春》、《素食纵横谈》、《素食养生谭》等。
24、他们在曲江宴饮后,集体来到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在墙壁上。
25、至唐僖宗时,也在曲江宴中设“樱桃宴”专门来庆祝新进士及第。
26、本来前一年新进士发榜,举行“曲江宴”时,长安有及笄之女的贵盛之家,依照开元以来的习俗,都驱车城南,选新贵做女婿;韩瞻与李商隐都在被选中之列。
27、这里地势稍低,但有黄渠与慈恩寺相连,是曲江宴会和去雁塔题名的适中地点。
28、《不伏老》第一折:“叹身在长安都是客,乞求的曲江宴早排,上林花早开,眼见的九重春色自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