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异造句,考异拼音,考异什么意思
考异:kǎoy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考订书籍版本的文字或所记事实的异同。清叶廷琯《吹网录·附论周圣楷辑<楚宝>》:“新化邓湘皋显鹤重校刊於道光九年,别为攷异、增辑,附在各卷之后。”谓考订书籍不同版本间文字或所记事实之异同。如: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宋朱熹《韩文考异》;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版本学上指考订文字的疑异。如《韩文考异》。
1、著毛诗述闻、毛诗篇名解、毛诗经传考异。
2、《考异》云:“古本无此二句。
3、夏杨水与东荆河考异
4、又清代翟灏之《四书考异》云:“此‘乐’字,或言不应音‘岳’,恐《释文》有讹。
5、①朱子《考异》:“窦下或有存亮字。
6、共和制与专制,罗马与中国古代社会遗传基因考异。
7、鞒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
8、[二十二史考异]也叫《廿二史考异》。
9、据李光地《翻刻宋版考异跋》,此本之舛讹遗漏,不一而足。
10、《易经考异》作??,王、郑、马皆作?趄。
11、《太平御览》、《通鉴考异》、《五代会要》、《契丹志》等书补充,并参考新、旧《唐书》、《东都事略》、《续资治通鉴长编》、《五代春秋》、《九国志》、《十国春秋》及宋人说部、文集、五代碑碣等数十种典籍,作为考异附注,大体按原书篇目编排而成,实为《旧五代史》辑本。
12、注本有清代纪容舒的《玉台新咏考异》等。
13、著有《振绮堂稿》及《苔谱》六卷,《易说存悔》二卷,《说文系传考异》四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14、然则虽有《考异》,不妨并存。
15、要者,存疑者.兼存或说于《考异》中者。
16、邮文选辑之邮史论著:①台湾初期邮史:总述(编辑小组);民信局(曹潜);台湾民信局考(司马驿);台湾省文报局祥述(邮电史料);台湾海关的古封与邮史(薛聘文);台湾之海关邮政(李颂平);台湾海关邮事拾遗(司马驿);淡水安平邮戳考异(司马驿),②刘铭传??现代邮政:早期台湾邮票第一次站票及邮政商票版模之识别(吴乐园);海关二次小龙票英国印制之谜(陈志川);早期台湾邮政资料研究(吴乐园);刘铭传的绝唱(陈志川);台湾邮政史话(四、五)(李颂平);龙马票行用疑案(陈志川);龙马票上的地名考(陈志川),③独虎邮政:台湾民主国邮票(赖建铭);台湾邮政史话(六)刘永福时期之台湾民主国邮票(李颂平);台湾民主国邮票第四版(张敏生);乙未之役台邮探究(陈志川),④日据时期:乙未后日据台湾邮政史料记略(司马驿);台湾邮政史话(七?十)(李颂平);日据时期台湾邮票沧桑(韩霁飞),⑤综合篇:台湾史?邮政篇(台湾省文献会);台湾史?邮电篇(连横);台北邮局考源(陈志川)等,计邮文26篇。
17、阊门饭店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店内树木成荫,风景如画,拥有风格各异别墅花园两处,高中档次标准客房和套间,大小会议室10间,豪华宴会大厅可容纳350人同时就餐。经史方面有《周易注义补象》、《春秋三传义求》、《诗国风原指》、《大学考异别钞》、《中庸考异别钞》、《孝经章句》、《论语考义发》和《孟子考义发》。
18、因思朱晦翁,考异得其实。
19、(附考考异)等。
20、《汉学师承记》考异,《文史》2004年第4期。
21、散原把此只鹤的羽化,看作将要产生政治祸变的不祥之兆,故云“微鸟一祸胎”。”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考异》:“夫何菲凉,屡愆和豫;遽罹祸变,弥剧哀摧。
22、考异删去此条,遂莫知其命名之义。
23、著有《经读考异》、《偃师金石记》等。
24、街上的建筑古朴典雅,书店鳞次栉比,碑帖字画充盈市面,“书店街”这个名字便随着墨香飘逸而出了。为此,他广搜各种《急就章》注校考异本、近代出土的竹木残简以及碑帖字书,排比审核,矫正前人之误。
25、如王懋?的《朱子年谱考异》就以考据见长。
26、朱子《考异》曰:“燕或作宴”。
27、的1362年的历史,全书294卷,还有考异、目录各30卷。
28、因而“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撰成《玄机秘要》一书,将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分为“天、地、人”三卷。
29、存在于今天的著作有《周易考异》、《史外类抄》等。
30、月,《金殿赐鸩》、《梁山伯与祝英台》赴北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亲切接见,获得了首都专家和观众盛情赞誉。》的考异说:“李后主之卒,它书多言赐鸩非善终”,说得最详细的是宋人王?的《默记》,死于牵机药之说便是来自此书。
31、新法帝星、句陈经纬刊本互异,作帝星句陈经纬考异一卷。
32、早岁撰成《尚书易解》,“甄综诸家疏释,比考异同,定以已意,先儒不决之义,得尽明矣”。
33、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魏书二》:“汝阴、弋阳二郡,萧衍置双头郡,魏因之。
34、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职官志四》:“六察者:吏察、户察、礼察、兵察、刑察、工察也。
35、《楚辞考异》曰:“一本灵下有子字。
36、《通鉴考异》引《唐末见闻录》载全忠回书云:前年洹水,曾获贤郎;去岁青山,又擒列将。
37、朱子《考异》:‘唐本有张署寄公诗。
38、钱大昕《廿一史考异》云此衡山即当涂横山。
39、后朱熹曾据此书作《韩文考异》。
40、有《春秋元命苞》(卷六、卷七),《春秋演孔图》、《春秋合诚图》(卷八),《春秋文曜钩》、《春秋运斗枢》(卷九),《春秋感精符》、《春秋考异邮》(卷十),《春秋潜潭巴》、《春秋说题辞》(卷十一),《春秋汉含孳》、《春秋佐肋期》、《春秋保乾图》、《春秋握诚图》、《春秋内事》(卷十二),《春秋命历序》(卷十三)。
41、①《燕喜亭记》,朱子《考异》:“燕或作宴。
42、纪事以年代为序,略古详今,并有考异。
43、吴秋辉一生著述甚丰,除了已经出版的《学文溯源》以及在齐鲁大学校刊上发表的部分论文外,经专家考订尚有60多部著作它们是:《学文溯源续编》、《古今文字正变源流考》2卷、《古文字》、《齐鲁方言存古》2卷、《毛诗正误》4卷、《三百篇通义》32卷、《诗经名物拾义》5卷、《诗经解颐录》、《楚辞正误》、《楚辞正误续编》、《古史钩沈》2卷、《左传正杜》l卷、《姓氏名字号溢源流考》、《五霸考》、《秦建国考》、《货币源流考》、《商代迁都始末考》、《中国石刻考》、《杂考》、《古代考源》、《周武王考》、《说经》、《说易》、《八卦分官正谬》l卷、《周易考略》、《论语发微》、《仪礼今古考异》、《檀纠谬》l卷、《礼记正误》、《学海绀珠》32卷、《渔古碎金》2卷、《?傺集》、《寄傲轩吟稿》、《?傺轩诗剩》、《?傺轩诗全》、《?傺轩词余》、《艺苑杂抄》、《东梅琐录》、《破屋宾谈》等。
44、《文选考异》在“文选学”史上有它一定的历史地位。
45、著有《周易考异》、《史补类抄》、《寓意编》、《铁网珊瑚》、《吴下冢墓遗文》等。
46、杨家世代业医,杨继洲举业不遂而潜心攻医,他寒暑不辍地研读家中“蓄贮古医家抄籍”,积有数年,而“倬然有悟”,因感“诸家书弗会于一”,因此将家传《集验医方》与诸家医籍中之针灸论述,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
47、别作“考异”,附之于后。
48、所著十三经考异,援据精核,多前人所未发。
49、林逋早年行踪及生卒考异
50、《通鉴考异》认为得宝鼎应在元鼎四年,元鼎年号是后来追改的。
51、朱熹考异引孙汝听曰:“羲娥,日月也。
52、曾奉使到秦,在那里访求山川形势、故宫遗址,写成《西使记》;搜集金石遗文舴《金薤琳琅》;又著有《周易考异》、《史外类抄》、《寓意编》、《南濠诗略》等。
53、但清人校勘成果主要的流传形式不是写成专著,而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写成校勘记,随刻本流传,也称校记、考异或考证.如清殿本《十三经》、《廿四史》、《九通》就都附有考证。
54、294卷,有考异、目录各30卷,约300多万字。
55、原作“葙”,据《考异》改正。
56、谨附识於此),衍去之字以圆圈围之,增入之字以方圈围之,颠倒之字以墨线曲折乙之,体例亦似较《考异》为明晰。
57、校勘记又名校记、考异、考证。
58、这类考异一般都以可靠的依据对史事等予以坐实订正。
59、复初斋文集,卷一叶八,诗考异字笺馀序。考异曰:辽传无年。
60、复虑诸家书弗会于一,乃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题曰:《玄机秘要》。
61、《说文系传校录》是王筠针对朱文藻的《说文系传考异》多事妄改而辑的,对《说文系传》一书作了较为正确的订正和阐发,共30卷。
62、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