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造句,丹灶拼音,丹灶什么意思
丹灶:dānzà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炼丹用的炉灶。南朝梁江淹《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鍊金鼎而方坚。”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王甫﹞忽遇一道人,引至一处,过松下,有废丹灶。”清赵翼《冲祐宫》诗:“丹灶錙銖火,茶经粟粒芽。”郁达夫《题画》诗之三:“烂烂犹餘丹灶气,晚风吹作满林霞。”★炼丹用的炉灶。《文选.江淹.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链金鼎而方坚。」
1、山上今尚留有丹井、丹灶、甘泉、石龟圣潭、八仙双峰等名胜古迹,仍留存“西源仙境即西山,流水桃花隔世间”的仙境风貌。
2、既度,则岩穹然上覆,中有乳泉、丹灶、石榻诸胜。
3、亦好道术,云游至仙坊岭,至今尚有丹灶、丹池故址,相传旧时有天灯,现则时和,紫殿绕堂,则神人降,后人即于其地立观,名玉华山,山南有雷坛,祷之辄应。
4、唐王勃《乾元殿颂》:“玄枢上运,卜年开累圣之符;丹灶升遐,遗范敞谋孙之画。
5、葛仙化去迹犹留,丹灶苔封几度秋;访古我增无限感,白云渺渺水悠悠。
6、容山天堂,森秀浑穆;土柱石鹅,崇雄高矗;香炉顶挂天池,丹灶云居幽谷;娑婆岩为中宫,灯檠石为照烛;大象宿于中傍,仙鹅飞乎上属.蜂腰渡峡,日月匡扶;鼓角威仪,枪旗并束;罗列三枝,中标双玉;观峰峦之叠叠,千山悉是奔随;验江汉之茫茫,万水咸归入局;横敷直递,观其势之甚雄;左旋右抽,察其形者真委曲.详观美穴莲花,精微深入;蝉翼双披,虾须两集;御屏屹竖其间,荷笔卓然秀立;远观则高起无情,近视则山家拱揖;攀金腰玉带,一画连环;占翰苑雕梁,敦厚难岌;幸形神毕聚,品格出乎万千;貌像呈祥,声价高居倍十;信是明堂广阔,阳刚星列盘桓;局度宽雄,帝座公车峻拔;只有诸砂,并无一煞;两边尽是包罗,四面咸来观察;罗卫收自近关,猪牙镇塞总辖;天马镇自乾离,北斗重骝合札;拟左致之飘渺,仙人讵敢尽当;验右绕之萦回,苑客难称巧黠;布金箱之蕴,不但宝三;陈玉石之能,有同簋八;若是乎!
7、竹边泉脉邻丹灶,沿里云根蔓绿藤。
8、茅庵丹灶筑当年。
9、唐司空图《月下留丹灶》诗序:“邵阳某县人,或闻其山实异,斋祷积稔,果有蹈空而至者,涉笔附楹,久之乃罢去。
10、看到“葛仙翁丹灶药炉,狐丘虎穴;文皇帝金书玉简,荆棘铜驼;冲虚观一洞道房,十崩九破;黄龙洞几间院宇,有房无扉。
11、宋杨亿《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诗:“绿发郎潜不记年,却寻丹灶味灵篇。
12、同时,天天师张盛还在这里修复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旧址,并在此居住下来,每年三元节时,登坛传?,各地学道者千余人涌向这里。
13、此间许多景点都跟这位飞仙有关:汕桥仙亭仙人洞北石梁洞,吹萧峰,仙亭山,丹灶岩,石棋秤一百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山山水水间无不氤氲着清彻骨髓的仙气。
14、犹如热锅上蚂蚁的谢某找到谢炳峰、麦容辉,要求务必尽快把征用款转回丹灶村平账。
15、山上有金鲫池、石棋盘、黑白二石子、炼丹灶、白鹤洞等胜景。
16、据说,麻姑酒采瑶池“藻栖”仙子滴血所养成的“碧莲”仙草为药,经丹灶蒸熬,制成美酒,故有“碧莲”之说。
17、明《(嘉靖)瑞安县志?山川》记载:“许峰山世传许旌阳炼丹其上,丹灶尚存。
18、《月下留丹灶》诗序:“吾知挟邪佞以冒进者,亦当胆栗自废,岂俟图鼎然犀而后辨?妖之诡态哉!
19、唐王勃《乾元殿颂序》:“玄枢上运,十年开累圣之符;丹灶升遐,遗范敞谋孙之画。
20、一个灵明,因何堕落,扑入凡胎处。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
21、前广西中巡防司令吕春?游岩题联:与诸君同游竞日,共话武安家世,太传流风,因知泗水宗支,兹分一派;问仙人去自何年,空留丹灶常温,白云无恙,合让香山俎豆,独有千秋。
22、谁见五云丹灶,养黄芽初熟。
23、老仙驾鹤蓬莱去,丹灶而今属后人。
24、遥岑采药寻丹灶,幕府题诗索彩笺。
25、前有子晋之台,笙鹤时下,后枕子真之屿,丹灶犹存,每企先民高逸之风,颇协长林丰草之趣”。据《清文献通考》记载:“长林丰草,讹寝咸宜,游牧别群,孔阜孔硕,凡马驼牛羊之孳息者岁以千万计……其地在章古台”。
26、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观光游览为主线,深层的挖掘了文化内涵,完整的体现了湘西第一神山“神奇”、“神秘”、“神圣”的大氛围和主格调,共分为天门洞开、天界佛国、碧野瑶台、觅仙奇境等四大景区,其中包含了“天门洞开”、“天界佛国”、“悬梯浮岚”、“木石之恋”、“凌霄畅远”、“虹索龙翔”、“玄壁隐仙”、“曲道通天”、“云梦蹑巅”、“丹灶飞烟”等十大景观和天门山索道、通天大道、天门洞、上天梯、天门山寺、鬼谷洞、捭阖、天门书院、李娜小屋、灵泉院、云梦仙顶等50余处人文与自然景点。
27、唐司空图《月下留丹灶》诗序:“斋祷积稔,果有蹈空而至者。
28、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
29、二百昨日一大早,丹灶东升沙岸村的梁伯来到丹灶市场一挥春摊位前,一下了就订购了好几幅对联。
30、据传何氏九子倚山为室,饮水煮药,枕月眠云,弈棋炼丹,丹成食之,九鲤化龙,乘之升天,留下炼丹灶。
31、宋人王甫龙曾赞道:“书台夜朋常明,丹灶晴岚任日新,温泉沸波宜沐浴,石洪飞渡不步人,频溪烟雨云雾里,瀑布腾声适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