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事造句,昭事拼音,昭事什么意思
昭事:zhāosh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勤勉地服事。昭,通“劭”。《诗·大雅·大明》:“昭事上帝,聿怀多福。”高亨注:“昭,借为劭。《説文》:‘劭,勉也。’此句言文王勤勉侍奉上帝。”一说,光明正大地服事。揆郑《哀政闻社员》:“﹝马良﹞昭事上帝,旁通科学。”2.指祭祀。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昭事是肃,俎实非馨。”《旧唐书·肃宗纪》:“今两京无虞,三灵通庆,可以昭事。”明李贽《鬼神论》:“小人之无忌惮,皆由於不敬鬼神,是以不能务民义以致昭事之勤。”
1、晚年,仲兄时钦尚存,时昭事之甚笃,怡怡相对,家庭雍睦,三山称为德门。
2、昭昭事实,表明国民党统治集团无论在闻案上采取什么措施,都丝毫不会改变与人民为敌的立场。
3、《诗》云:“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4、上联典指汉代轵侯薄昭事典。
5、《诗?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6、交感斯在,昭事罔愆。
7、《书?文侯之命》:“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
8、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肆先祖怀在位。初与茅汇等欲中伤李程,及武昭事发,训坐长流岭表,会赦得还。
9、《前汉?叙传》昔在上圣,昭事百神。
10、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
11、君临万宇,昭事百灵。
12、《左传?文公十五年》:“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
13、二进院内,中央竖立有三间四柱石牌坊一座,中楣镌“天监在兹”,两侧坊楣刻“钦冀昭事”和“虔诚省礼”。
14、及度将还,复命人发昭事。
15、‘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居敬之功也。
16、清?钱谦益《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李孔度授承德郎制》:“尔先人昭事我祖,公望岿然;尔尚?我多艰,无忘先烈。
17、衣有?,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视不过结?之中,所以道容貌也。
18、所有器服并牲牢礼料,恐国用未充,难如旧制,乞下太常寺相度裁定,省繁就简,庶几神不乏祀,仰副陛下昭事怀柔、为民求福之意。
19、《诗?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20、旧说以天子父天、母地、兄日、姊月,所以祀天于南郊,祭地于北郊,朝日于东门之外,以昭事神,训人事,君必躬亲以礼之,有故然后使摄,此其义也。
21、初与茅汇等欲中伤李程,及武昭事发,训坐长流岭表,会赦得还。
22、经过五间楼,进入二进院落,中央竖立石牌坊一座,为三间四柱式,中楣镌刻“天监在兹”,两翼各为“虔诚省礼”和“钦翼昭事”,东西有踏道,绕以石雕栏杆,约建于明代。
23、躬俭则节,昭事惟虔;金玉无玩,筐?不捐。
24、魏志?高堂隆传》:“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
25、阳和布气,昭事上玄,躬奉牺玉,诚兼飨敬,思与黎元,被斯宽惠,可普赐民爵一级,其孝悌力田,别加一等。
26、第二进院落中央竖立石牌坊一座,为三间四柱式,中楣镌“天监在兹”,两侧坊楣刻“钦冀昭事”和“虔诚省礼”。
27、明唐顺之《廷试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极,宜乎休徵至而六?消矣。
28、其词云:“国家典礼,首重祭祀,每当斋戒日期,必检束身心,竭诚致敬不稍放逸,始可以严昭事而格神明。
29、夫昭事上帝,则自怀多福;宗庙致敬,则鬼神以著。
30、欢,昭事魏之心,灵?明鉴,普天咸闻。
31、昭事殿、奉先殿成。
32、《明堂歌?登歌》:“昭事先圣,怀濡上灵。
33、昭公十一年》:“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
34、维今天子道德纯至,肫肫皇仁,远迩一视,昭事上帝日敬日诚。
35、昭事上帝(15),聿怀多福(16)。
36、彦昭事母至孝,虽位居宰辅,退朝侍膳,与家人杂处,承奉左右,未尝高言。
37、殆与尧之“钦若吴天”,汤之“圣敬日跻”,文之“昭事上帝”,孔子之“获罪于在,无所祷”,此其相同之大略也。
38、宏昭事明宗,在?方为典客。
39、下联典指清纪昭事典。
40、昭事上帝,仪刑皇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