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是什么意思

  竹马的意思是:一种儿童玩具,典型的式样是一根杆子,一端有马头模型,有时另一端装轮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骑马。由于竹马是人生儿童时期所玩器具,也有成年后回忆儿童时代生活而以竹马为题材而进行文学创作的。另也指用竹篾扎成的一种道具,用于民间舞蹈竹马灯。2008年6月7日,竹马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用为称颂地方官吏之典。

唐 许浑《送人之任邛州》诗:羣童竹马交迎日,二老兰觞初见时。

唐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宋 苏轼《次前韵再送周正孺》:竹马迎细侯 ,大钱送刘宠。

明 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寓(袁可立子)宪副》:肆与先大人竹马相将,枌榆联树。

清 王端履《文斋笔录》卷五:先君集中有《依韵答卢石甫明府二律》,皆再任时倡和之作也,敬録於左:‘迎来竹马又三年,爱景薰风话果然。’

(责任编辑: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