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问答
2025-04-06 08:09:28
谓的不同意义和使用的地方
1,告诉。请往谓项王,言沛公不敢项王也。-《鸿门宴》 意思是:请回去告诉项王,就说沛公不敢和项王相比较!
2,说。因得观所谓石钟山者。-《石钟山记》 意思是:因为有这样的景观,所以说这是石钟山。
3,叫做。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意思是:褒禅山也叫做华山。
4,以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 意思是:我以为最好的计策就是迎敌(而并非退缩)。
5,是。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意思是:谁是太守?
其他文言文中意义很多的词汇
比如:以的含义也很多
A.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D拿,用,把。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E因为,由于。《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F在,从。《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G和,跟。《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H而。《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I表示时间,地点等等,用法同现代汉语。
J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不同的环境使用不同的意思,因此一定要多习古文,养成习惯。
(责任编辑:周学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