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饮长江水 又食武昌鱼全诗是什么意思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全诗的意思是: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选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63岁的毛主席写下这首诗,依然充满壮志,他从上片对游泳的舒畅之感及时光流逝之感一直写到下片对社会主义建设蓝图在胸的自由联想。

全文: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释:

①长沙水:1958年12月21日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②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化用。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翻译:

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孔子在岸边叹道: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

鉴赏:

1956年,63岁的毛主席写下《水调歌头游泳》一诗,诗依然壮志。他从上片对游泳的舒畅之感及时光流逝之感一直写到下片对社会主义建设蓝图在胸的自由联想。

接着笔力一转,拨出雄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点明此诗是游泳之主旨,同时又流露出诗人在江上所感到的舒展、空阔。诗人在1957年2月11日写给民主人士黄炎培的信中注解了此句: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楚天当然是指长江中游地区的天空,这儿指武汉上空。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宋玉《高唐赋》,称楚襄王梦见神女,神女说她旦为行云,暮为行雨。

(责任编辑:徐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