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情结
在我家楼下的储藏室里,有一根弯弯曲曲的运蝗杆,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了,跟我在一起已经有30多年了。
我小时候在农村时,肩胛骨起了重要作用。扁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具。运水、柴、土和各种肥料必不可少。我记得小时候,这根扁担和两个木桶搭配在一起。每天早上,每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都会首先从井中取水,为家庭准备足够的水。一般来说,一个三四口之家需要两车水来洗衣服和做饭。一个有七、八个人或更多人的大家庭,即使是鸡、狗、鹅、鸭和大型动物,也需要五、六次或更多的负载。后来,它被两个比木桶轻得多的白铁桶取代。
我记得我第一次提水是在17岁的时候。我住了三次,一路上有两次休息。当我拿起两桶水时,只剩下两桶半了,这让我的肩膀很痛。有一次我在井里抽水,因为我不熟练,水桶沉到了井底。幸运的是,提水的成年人在场。他拿了一根一端有几个钩子的长木棍,几秒钟后就把桶捞了起来。
扁担也是当时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我们村的土地靠近一条长沟。红薯是我们村的主要作物。春天是种植红薯的最佳季节。田间种植的幼苗需要浇水,然后用土壤栽培。所以到了红薯种植季节,光用自己的扁担和水桶是不够的,还可以借用邻居的扁担和水桶从沟底挑水,把红薯苗倒进沟里。
改革开放后,我们村逐渐发展成为经济作物。棉花种植是当时的主要方向。每户不到23亩,超过10亩。每年春天,为了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人们在营养钵中培育幼苗,然后将其移植到田间。每亩地需要一个15米长、1米宽的营养床。使用造碗机将混合的营养土壤一个接一个地制成营养碗,并将其整齐地放置在营养床中。10多天后,当营养碗完全干燥时,肩胛骨就派上了用场。营养碗每米至少灌一次水。当所有的水都渗下来后,将种子点在每个营养碗上,然后用一层薄薄的浮土覆盖种子。然后用竹条和塑料布做一个小拱形棚。棉花移栽还需要携带水灌溉苗床,最好是在移栽前一天,以便从营养层移栽幼苗。
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村的每个家庭都通上了自来水,从那时起,我的扁担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2017年,我们村搬到了居民区,喝下了制水机的纯净水。这与我用扁担挑水的日子大不相同。
虽然我的肩胛骨已经闲置多年,但我还是舍不得扔掉它,因为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每当我看到和想起有一根扁担陪伴着我的那一刻,我都无法平静很长一段时间。对过去有很多遗憾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