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上)是什么意思 过劳死(上)是什么梗
所谓“过劳死”,就是指由于长时间加班工作导致过度疲劳而猝然死亡。据报道,日本“过劳”而死,死者多在30—50岁之间,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经调查,死者往往在死前一周有过重的工作任务或过大的心理压力2012年10月一份报告显示每年过劳死的人数到达60万,过劳死尤其是青壮年过劳死现象再次称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过劳死的意思: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该词源自日本,最早出现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过劳死并不是临床医学病名,而是属于社会医学范畴。人体就像一个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发生永久变形,免疫力大大下降,导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
2011年“过劳死”已经威胁到一线职工并向白领阶层蔓延。2011年3月台湾修“劳动基准法”,大幅提高雇主违反该法罚则的力度,防止员工“过劳死”。2012年10月一份报告显示每年过劳死的人数到达60万,过劳死尤其是青壮年过劳死现象再次称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过劳死的诱发原因
“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出现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据报道:日本每年约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都有过劳死流行率记载;而“过劳死”一词是近15年来才被医学界正式命名。有关资料表明,直接促成“过劳死”的5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过劳死的体征标准
● 低热,口腔温度37.5℃~38℃;
● 可触及小于2厘米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压痛;
● 咽部充血,但无明确扁桃体炎症;
● 未发现其他引起疲劳的疾病体征。
过劳死的症状标准
● 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劳;
● 没有明确原因的肌肉无力;
● 失眠症状普遍存在,多梦或早醒;
● 头涨、头昏或头痛;
● 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
● 食欲不振;
● 肩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或有腰背痛、不定位的肌痛和关节痛,无明确的风湿或外伤史;
● 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
● 兴趣减退或丧失;
● 性功能减退;
● 低热;
● 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
如果同时具有以上2项主要标准、2项体征标准和6项症状标准;或累计具有8项以上单纯的症状标准,即可确诊为疲劳状态。
其实像引起过劳死的原因有很多,不管常加班的人要注意身体健康,零点族也应该注意,毕竟身体是自己的,没有健康的身体上哪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在做所有的事情之前,身体是最先考虑的问题。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