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壳是什么意思 炒壳是什么梗

  市场往往有自己的规律,尽管现在自贸区概念很热,企业注册也在“风头”上,然而,很多企业主对于业务前景并无明确规划,只是注册了再说。在“虚拟注册”的受理中,有相当一批注册者有投机炒作心态。对于这种“炒壳”,可能只会白白浪费租金。

  炒壳的含义:原本是一种烹饪用器具,一般用材为不锈钢。本文所指为上海大妈“团购”自贸区壳公司,通过“炒壳”行为来获得利润。
 

  “炒壳”的事件来源

  新华网消息显示,不少大妈近日组团去自贸区虚拟注册公司,她们不打算实际运营公司,只是花费年租金2万元注册一个门牌号,也就是俗称的炒作壳公司。据大妈们介绍,随着虚拟注册地址的消耗,租金会大幅跳涨,预计半年后她们将以4万元转让掉手中的公司。据了解,目前在自贸区注册的企业每天将近有600家。对此,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可供注册的虚拟地址供应很充足,用都用不完,一些借机投机的人最后只能作茧自缚,炒壳的结果就是自己被套。

  专家评议“炒壳”热

  炒壳就是现在在外高桥虚拟注册一家公司,占据一个虚拟公司的位置。然而,外高桥方面始终表示,这个虚拟公司的量是无限的,也就是说它可能无限放大,并不是只发一万个或者五千个就结束了。而且外高桥保税区本身是10平方公里,如果说有几幢写字楼的话,这当中所容纳公司的规模恐怕远远超出想象,故认为,像这种虚拟公司恐怕并没有实际价值,也不具备转让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后来者同样可以花两万块钱去注册一家公司,而对外高桥来说,更欢迎的是你带着项目或者你到那里有实际业务可做,在这个时候才能享受到在保税区当中的政策。而认为外高桥可能只能容纳多少公司,所以资源是稀缺的、是有限的,这种想法恐怕是错误的,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

  在自贸区管委会人士看来,现在自贸区采用的是“宽进严管”方式,宽进有可能会产生虚拟注册企业,但由于后期“严管”,估计这类企业也无法生存。对于这种炒壳的结果,最后有可能是炒作者是自己被套。实际上情况是:

  第一、是它转让不出去;

  第二、既然有公司,每年就要有一定的管理成本,需要接受年检,需要提交相关的报表,即便没有报表,没有任何经营活动,那也应该有相关的证明。也就是说还是存在一个管理成本,这个数值也不可能特别小。

  对于自贸区的大妈炒壳行为,我们应该看到,自贸区确实是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所以大家予以高度的关注,有条件的亲身去实践,这是应该得到鼓励和赞赏的。但是,不能就此以为自贸区就是一个自由区,可以不受约束,什么都能干,实际上自贸区的政策已经逐渐落地,管理规则也已经出现,所以大家要在规则下认认真真去干事,要通过实际经营来获得收益,而不是投机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