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禁上电视 网络用语对汉语是摧残还是创造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相关通知,要求网络用语禁上电视,认为其破坏整个汉字的严谨性和结构性。
  揭露网络用语禁上电视内情
  总局要求严格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网络用语禁上电视消息一出即引发热议。一些网友对此十分赞成,认为十分有必要规范网络用语,净化网络。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创造性,网络用词来源于传统文化,活用字词也是文化之一。
  在该通知中,总局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而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
  广电总局在通知中表示,近期听众观众反映,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如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等。广电总局表示,这些做法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成语本身是一个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加上广播为了推广和传承成语等国家语言,使用了独特的表达方式,也充分了展示了文化精神和语言魅力,但不能因此肆意乱用和更改,造成文化断代和语言混乱。
  微博网友网友表示:其实,网络用语应该和成语、方言、俗话一样,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当年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化的时候,一些所谓的正统文化的捍卫者们不也是痛心疾首吗?应用和传承才是硬道理,要想使网络用语上档次,还得从提高全民族教育入手,而不是以强制性的禁用方式来解决。
  而对于网络用语将禁用电视的消息,有网友称:遭到整治一番,井喷式爆发的现象,“的确有些过头了。”也希望别让低俗的“网话”伤了文化。还有网友称:应该不需要这样的极端,用词的时候还是要看什么类型,娱乐节目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网络文化本身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网友:同意。觉得这种词在网上用就好,真发展到词典里是对中文的一种摧残。
  网友:“人艰不拆”这些词现在已经很少出现了,这就证明它们是随时代前进的文化落后品。文化是可以自我净化的,而净化者就是使用这个文化的人们,他们会决定什么该留,什么被淘汰。
  网友:很多网络用语的流行,也让许多网络词语开始慢慢被收录进汉语词典,这些词语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失联、断舍离、高大上等,它们既流行又通俗易懂,这是网民原创的表现,也是汉语通俗流变的体现。对于网络新造词,不能照单全收,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来源:腾讯大粤网)

  本站尾评:网络用语是有创造性的,我们可以用文明的话语表达对一件事的愤怒和无奈,其效果是脏话的N倍!就像上面的网友评论那样,文化是能自我净化的,因为社会的问题,原本像"和谐"、“小姐”等美好的词不就被贬义化了吗,那强制又有什么用。

  • 有钱就是这么任性什么意思、出处来源、图片、段子
  • 什么是逼格 怎样才能提高逼格
  • 胖次是什么意思 胖次的出处
  • 金馆长表情包下载 金馆长为什么这么火
  • 数字谐音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