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名人是用什么方法读书的 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喜欢读书的小伙伴也许和我一样会有这样的烦恼,自己读书总是很慢还记不住,好不容易看完了却没有一点印象,那么我么来看看中西名人是用什么方法读书的 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国内名人读书方法:

1、陶渊明:不求甚解法 。

陶渊明在自己的《五柳先生传》中说:&ldquo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rdquo这其实是陶老先生托&ldquo五柳先生&rdquo以自道,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

陶渊明在回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情景时说:&ldquo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rdquo可见他自幼就攻读儒家经典,他所说的好读书,自然是指读经史典籍。读经史书,必须读注,而汉代有的经学家所作的注释,连篇累牍,空虚繁琐,离题万里。如当时有一个小夏侯学派的人,光解释&ldquo尧典&rdquo两个字,就写了十余万字。这是一种很坏的学风,那些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对读书能有什么益处呢?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会干扰对书的原意的领会、理解。

所以,陶渊明提出&ldquo不求甚解&rdquo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由此看来,如果将一顶&ldquo提倡粗枝大叶&rdquo的帽子扣在陶老先生头上,就错了。

陶渊明的&ldquo不求甚解&rdquo法虽然是有所专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想想看,倘若不论读什么书都去&ldquo求甚解&rdquo,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ldquo不求甚解&rdquo,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ldquo不求甚解&rdquo,等到需要&ldquo求甚解&rdquo的时候,再&ldquo求甚解&rdquo。

2、诸葛亮:观大略法 。

《三国志》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一起读书,但读书的风格和方法却各有千秋。徐、石、孟三人&ldquo务于精熟&rdquo,而诸葛亮则&ldquo独观大略&rdquo。

&ldquo务于精熟&rdquo,就是认真精读,力求理解透彻,并烂熟于心。&ldquo独观大略&rdquo,就是说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与其他三人不同,独树一帜他是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被枝蔓问题所纠缠。看得出来,诸葛亮无论是打仗还是读书,都胜人一筹。

怎样具体学习、运用诸葛亮的&ldquo观大略&rdquo读书法呢?

中年学者王通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掌握观大略读书法,&ldquo要紧的有五条:〔1〕要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善于概括提炼。〔2〕既要钻进书中,又能站在书上,独立思考。〔3〕经常注意最先进的知识,站在本学科知识的前沿。〔4〕弄通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原理,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者。〔5〕精通唯物辩证法。&rdquo

3、韩愈:提要钩玄法 。

韩愈说过一句名言:&ldquo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rdquo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ldquo提要钩玄&rdquo读书法。

按照韩愈的这个方法,读书首先要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读书法。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须提出纲要,也就是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读书若能做到提要钩玄,效果必定会好。因为&ldquo提其要&rdquo,能使自己对书中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清清楚楚,从而可以进一步了解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ldquo钩其玄&rdquo,便于把握重点,吃透精神实质,对某些重要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提高水平,将书中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

有的同学往往有这样的感觉:读过一本书后觉得模模糊糊一大片,说不清道不白的,收效当然也就微乎其微了。这就是读书时没有&ldquo提要钩玄&rdquo的缘故。如能一边读书,一边注意提出其&ldquo要&rdquo、钩出其&ldquo玄&rdquo,那么你就基本掌握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4、苏东坡:八面受敌法 。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ldquo八面受敌&rdquo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

&ldquo八面受敌&rdquo法是怎样提出来的,又作何理解呢?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名叫王庠的人在应制举时,向苏东坡请教读书方法。苏东坡就给他写了封回信,信中有这么一段话:

&ldquo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之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实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rdquo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应有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和明君贤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再想别的什么问题了。又如,另一次阅读,你想考虑史实古迹和经典文物,仍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方面以此类推。用这种&ldquo八面受敌&rdquo法读书,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是那些涉猎者们所无法攀比的。

后人对苏东坡的这种读书法,多持赞成态度。如清末学者李慈铭就称赞道:&ldquo诚读书之良法也。&rdquo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村调查》中也说:&ldquo苏东坡用&lsquo八面受敌&rsquo法研究历史,用&lsquo八面受敌&rsquo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lsquo四面受敌&rsquo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论。&rdquo&ldquo八面受敌&rdquo受到后人推崇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是一种高明的读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八个方面,然后各个击破,根据从八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得出的结论,岂有不深刻、不全面之理!

说到底,&ldquo八面受敌&rdquo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在读书方法上的巧妙运用。

苏东坡在谈到他读《汉书》的经验时说:&ldquo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rdquo这是苏东坡运用&ldquo八面受敌&rdquo法读书的一个具体范例。他读《汉书》要读许多遍,将《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这个例子证明:用&ldquo八面受敌&rdquo法读书,所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5、陆游:有的放矢法 。

&ldquo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rdquo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杰出诗人陆游读书生活的自我写照。他终生酷爱读书,以书为伴,与书为伍。不过,他读书虽多,却多而不杂,多而不乱。他读书都是有的放矢的。

首先,他注意有系统地读书。用现代话来说,也就是根据自己建立知识结构的需要,从整体考虑,有计划地读一大批书。他从小立下大志,常用祖父陆佃&ldquo映月读书&rdquo的精神勉励自己,决心要有系统地读万卷书。

少年时,他攻读了大量古人的诗作青年时,他从&ldquo上世遗文&rdquo至&ldquo先秦古书&rdquo都读了个遍,尔后,又读完了《六经》、《左传》、《离骚》等历史重要名著。

其次,他注意结合研究专题读书。比如说,为了研究杜甫,他就选择了有关杜甫的书籍若干本,潜心攻读,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老学庵笔记》等著作,写下了有关杜甫研究的独到见解。

再次,他注意将读书与使用联系起来。他为了实现自己抗击外敌入侵,报效祖国的宏愿,一边习武,一边苦读兵书,准备来日疆场决战时派上用场。他读《孙子兵法》一书时还写了一首题为《夜读兵法》的诗:&ldquo孤灯秋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hellip&hellip&rdquo

6、朱熹:循序渐进法 。

&ldquo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rdquo。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

何谓循序渐进?朱熹作了详尽的解释:以两本书而言,则&ldquo通一书而后及一书&rdquo以一本书而言,则&ldquo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rdquo他还要求:&ldquo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rdquo

为什么要循序渐进呢?朱熹以生动的比喻说,&ldquo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rdquo

朱熹的这个主张说明,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只要做到循序而渐进地读书,就会收到&ldquo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rdquo的效果。

7、陈善:出入法 。

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

&ldquo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rdquo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ldquo古人用心处&rdquo,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艺术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ldquo死在言下&rdquo了,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了,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其精神实质就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他的这种出入法,是比较全面的,既要求人们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求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处于封建时代的陈善能够针对时弊,提出如此有独创性的见解,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8、陆九渊:涵泳法 。

&ldquo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rdquo

这首诗选自《陆象山语录》,陆象山即陆九渊,是一位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对读书问题见解颇多,以上这首诗就表明了他的一种读书方法。关于自己的读书方法,他还说过:&ldquo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rdquo

陆九渊的意思是说,读书不要性急,火急火燎地死抠住一处不放,僵在那里,越急于弄懂,可能越不容易弄懂。读书要平平缓缓地细心涵泳,读不懂的地方,不妨暂时先放过去,等到上下文都读过之后,或是日后重新阅读时,慢慢地就会领悟了。

读书平心静气,慢慢地涵泳、品味,每当有一点新的体会时,必然会感到兴味无穷,其乐融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读书时情绪越好,也就越有助于理解。

陆九渊的涵泳法也是符合读书规律的,人们认识问题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先将容易的解决了,剩下的难点慢慢地也就被吃掉了。还有一个局部和全局的关系问题,当你读书的某一个局部时可能读不懂,而当你将全书看完了,站在全局的高度再来看局部,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采用涵泳法读书,不仅能从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而且还可陶冶自己的性情。

9、董遇:三余法

常常听见有人说:&ldquo谁不想读书呀?就是太忙,没有时间。&rdquo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节奏加快,时间紧确实是很普遍的现象。不过时间这个东西,具有很大的伸缩性,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好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还是有的。看来有没有时间读书,就看自己会不会&ldquo挤&rdquo了。

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学人是&ldquo挤&rdquo时间的能手。比如说,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就很有一套办法,他提倡利用&ldquo三余&rdquo时间读书。哪&ldquo三余&rdquo呢?他说:&ldquo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rdquo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抓住这三种空余时间,用来读书,肯定会有收效。

当然,董遇所处的汉代的农业社会,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古人有古人的&ldquo三余&rdquo,今人也可以抓住今人的&ldquo三余&rdquo嘛!只要指导思想对头了,具体方法是可以灵活多样的。像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ldquo三上&rdquo读书法,也是可以借鉴的。欧阳修的&ldquo三上&rdquo是指:&ldquo马上、枕上、厕上&rdquo。他经常利用这&ldquo三上&rdquo时间看书或是写文章,效果极佳。

其实,今人的&ldquo三余&rdquo、&ldquo三上&rdquo法要比古人多得多。比如:开会前的几分钟有人在看书,排队买菜的队伍中有人在看书,候车室里有人在看书,坐在公共汽车上还有人在背诵古诗或外语单词&hellip&hellip看来,可利用的时间还是很多的,远不止&ldquo三余&rdquo、&ldquo四余&rdquo,也不止&ldquo八余&rdquo、&ldquo十余&rdquo,关键就在于自己肯不肯挤,会不会挤了。

10、张溥:七录法

明代文学家张溥,年幼时天资不佳,记忆力较差。虽然还算得上勤奋好学,但读过的书,过后便忘了。他很是苦恼,曾经气得用拳头擂自己的脑袋,大骂自己是笨蛋。不过,他并不因为自己天资较差而气馁,仍然刻苦攻读,孜孜以求。并且根据自己&ldquo笨&rdquo的特点,想出了一个&ldquo笨&rdquo办法:

每阅读一篇新的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诵。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并不将它保存起来,而是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重新读。这样连续7次,一篇文章就等于读了14遍,不说滚瓜烂熟,但其主要内容总是记住了的。

这样长年累月地读书、抄书是很辛苦的,张溥的手磨起了老茧,一到冬季,冻裂淌血,钻心般的疼痛,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多年如一日地下他的&ldquo笨&rdquo工夫。他还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ldquo七录书斋&rdquo,以自勉自励。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张溥终于成为有影响的文学家,写出了《五人墓碑记》等名作,并编辑了《汉魏六朝三百名家集》等有价值的书籍。

当然,我们今天介绍张溥的&ldquo七录&rdquo法,并不是要青少年朋友机械地去学习、模仿。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知识不断更新,信息不断膨胀,单凭&ldquo七录&rdquo能&ldquo录&rdquo得了多少呢?但是,我们从张溥的&ldquo七录&rdquo法中却能够得到一点启示:天资差,不足畏,天道酬勤堡垒坚,亦不足畏,专而攻之,必能攻而破之。

11、顾炎武:万里行路法

清初年间,在鲁、冀、辽、晋的交通要道上,出现了一个行为有些奇怪的人。他约摸五十出头的光景,衣着简朴,带着两匹马和两头骡子。自己骑在一匹马上,另一匹马和骡子则驮着沉重的大筐,筐子里满满当当装的全是书。

马在平坦的道路上走着,这个人坐在马背上半闭着眼睛,咿咿呀呀地背诵起来了。背着背着,忽然有一处&ldquo卡壳&rdquo了,他便立即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拿出书本将背不出的地方反复温习几遍。直到书背熟了,再继续策马赶路。

每行至一处关隘要塞,他便去找几位老兵或退伍的小卒,仔细询问有关地理、历史等情况。如老兵们说的有些与书上记载的不相符,他便亲自到实地考察,一处一处地核对清楚,然后写下笔记。

途中若是遇到好书和珍贵文物,他就买下来若别人不卖,他就全文抄录或是借来读完了再走。

这位游学先生姓顾,名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志士,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学问家和思想家。他曾在文章中写道:&ldquo自少至老,手不舍书。出门,则以一骡两马,捆书自随。过边塞亭障,呼老兵谐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证,必无所疑而后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hellip&hellip&rdquo。这里描述的就是他自己游学读书的情形。

顾炎武五十多岁以后开始的这次大规模的游学活动,到达了山东、山西、河北、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察看名关要塞,游历名胜古迹,跋涉名山大川,往来行程两三万里,所读新书又达一万余卷。由于顾炎武的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都非常宏博,所以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历史、军事和治国之道等都有深刻的研究,一生著书几十部,卷帙浩繁,在我国学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2、郑板桥:精当法

清代著名画家、&ldquo扬州八怪&rdquo之一郑板桥,艺术上造诣高深,他的画、诗、书被人誉为&ldquo三绝&rdquo。

郑板桥在读书方面也颇有见地。他说:&ldquo读书要求精求当,当则粗皆精,不当则精皆粗。&rdquo他还说:&ldquo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矣,徒多徒烂耳。&rdquo

郑板桥的&ldquo精当&rdquo之说,就是要求读书要注意选择,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抓到什么就读什么,随便瞎读一气。不加选择地读书,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于学业无补,而且还可能受一些坏书的腐蚀,于身心有害。

选择书籍要求&ldquo当&rdquo,这&ldquo当&rdquo的标准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来定。我们现在的&ldquo当&rdquo与郑板桥那个时代的&ldquo当&rdquo肯定不同,就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ldquo当&rdquo也大有迥异。

一般说来,我们现在要从两个方面来选择适当的书:一是要考虑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对品德修养、陶冶情操有无益处二是要考虑对自己的科学文化学习工作有没有帮助。

郑板桥一旦选定了他认为&ldquo当&rdquo的书,就潜心精读。他读书是很勤奋的,&ldquo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rdquo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

郑板桥还写过一首读书诗:&ldquo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rdquo这里所说的&ldquo适主&rdquo,是指自己的主张、主意,也就是说读书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做书本的奴隶。如果没有这一条,即使选到了再适当的书,再刻苦地精读,也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13、梅文鼎:四不怕法

许多人都说,我国是文明古国,也是历史上的科技强国,四大发明就是很有力的证明只是到了明清以后就衰败了,科学技术落后了。落后是事实,但就是在落后的年代,也还有争气的科学家出现。清代的著名数学家梅文鼎就是一位。

梅文鼎出生在安徽省宣城县,自幼跟父亲面包和老师学习天文和数学,后来成了17世纪世界上最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与英国的牛顿、日本的关孝和齐名。

梅文鼎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有人总结过他的读书方法,认为他读书有四个特点,现转引如下:

一是不怕难。遇到难懂的地方,他从不绕开,越难越去钻研。他常常为了弄懂一个难点,忘了吃和睡。

二是不怕烦。他所读的数学书,大都是流传很久的、残破不全的本子,读起来往往前文不接后语,很麻烦。梅文鼎总是耐心地设法抄写,凑成完整的本子。有时这本书与那本书文字有不同,即使只是一字之差,他也总要把它考订得清清楚楚。

三是不怕苦。他读书很勤奋,有一个叫刘辉祖的人曾经和梅文鼎住在一起,他对梅文鼎的学习情况最了解,他说:&ldquo每天夜里鼓楼上已经打四更了,梅文鼎还在灯下读书。天刚蒙蒙亮,他又起床读书了。&rdquo

四是不怕丢面子。梅文鼎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就记在本子上。出门时,他就带上这个本子,只要遇到懂数学的人,就虚心请教,哪怕是年轻的学生,他也不耻下问。

梅文鼎的&ldquo四不怕&rdquo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

14、叶奕绳:约取实得法

&ldquo约取&rdquo而&ldquo实得&rdquo的读书方法,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叶奕绳的一个小小的创造。清朝人张尔歧在《蒿庵闲话》中是这样记载的:

叶奕绳生性迟钝,记忆力极差,读起书来往往如过眼烟云,前读后忘。不过,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天资较差而沉沦,而是奋发苦读,并想出了个&ldquo笨鸟先飞&rdquo的土办法:

每读一本书,凡是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或是格言、警句,就用纸把它抄录下来,认真诵读十余遍,然后一张一张地贴在墙上,每日多则抄上十余段,少则六、七段。每当做事累了,需要休息片刻的时候,他就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边走边读墙上的那些纸片,每天要读三、五次,直至读得滚瓜烂熟,一字不遗为止。等到四壁都贴满了,就将过去所贴的取下,收藏起来,再把当日新抄的贴上去,填补空白。就这样,随取随补,从不间断,一年下来,起码可以积累三千多段精彩的文字。数年之后,肚子里的&ldquo墨水&rdquo就很可观了。

由于有了丰富的积累,写起文章来便&ldquo下笔如有神&rdquo。后来,叶奕绳竟成了一名学识渊博,文采横溢、擅长戏曲的著名文学家。他在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时,深有感触地说:&ldquo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rdquo意思是读起书来,与其浮光掠影,一无所获,还不如像我这样每天记一点,看起来似乎取之不多,但是日积月累,到时候实际收获却不少哩!

张尔歧对叶奕绳的&ldquo约取实得&rdquo读书法推崇备至,并且联系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他说:我年轻时虽然听说过叶奕绳的这种读书方法,却没有照着做,待到年迈力衰,再回忆过去所读的东西,已一个字都记不起来了,以致下笔做文时感到很窘迫,真是后悔莫及。他还说:我之所以将叶奕绳的&ldquo约取实得&rdquo法记入《蒿庵闲话》,目的就是为了使&ldquo此法不没人间&rdquo,使它一直流传下去,让后世那些&ldquo少年有志者&rdquo得以借鉴。

15、梁启超:注意法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的大学问家,写过《读书法》、《治国学杂话》等文章,专门论述读书方法和治学方法的问题。

他说:&ldquo昔人常说,好打灯谜的人,无论看什么书,看见的都是灯谜材料会做诗词的人,无论打开什么书,看见的都是文学句子。可见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自然会浮凸出来。这种工作,起初做时是很难,往后就很容易了。&hellip&hellip最初的方法,最好是指定几个范围,或者作一篇文章,然后看书时,有关系的就注意,没关系的就放过。过些日子,另换题目,把注意力换到新的方面。照这样做得几日,就做熟了。熟了以后,不必十分用心,随手翻开,应该注意之点立刻就浮凸出来。读一遍,专提一个注意点读第二遍,另换一个注意点。这是最初的方法,其实也是最好的方法。几遍之后,就可以同时有几个注意点,而且毫不吃力。&rdquo

梁启超所提倡的&ldquo注意&rdquo读书法,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书报读了不少,可是闭起眼睛一想,脑子里竟然&ldquo空空如也&rdquo,收获不大,有时甚至是一无所获。读书的时间用去了,精力也耗费了,却没有什么收益,这实在是不合算的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细细分析一下,原来是读书时脑子里缺少一根&ldquo弦&rdquo儿。也就是说脑子里没有带什么问题,没有明确的目的,所以书读完了就如同过眼烟云,留不下什么印象。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梁启超所说的&ldquo注意&rdquo二字。读书时,你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会自然地跳跃出来,映入你的眼帘,钻进你的脑子里。

梁启超告诉我们,读书时围绕着一个题目,与此有关系的就注意,没关系的就放过。隔一段时间,再换一个题目,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方面来。这样读书就像在海滩上拾贝一样,每次都能拾到几枚自己需要的、漂亮的贝壳。

16、毛泽东:高诵恬吟法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读书时,往往&ldquo采取&lsquo高声朗诵&rsquo和&lsquo密咏恬吟&rsquo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咏,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味&rdquo。

高声朗诵,就是要大声地朗读密咏恬吟,就是要静静地吟咏品读。将高诵与恬吟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高诵便于记忆和提高演说能力。许多老一辈的学者都有这样的经验:年轻时学习一篇文章,高声朗读几十遍,就可以终生不忘。恬吟便于思索,细细地品味一篇文章,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更深刻地领会气势、节奏、神味。

正因为高诵恬吟读书法有诸多优越性,所以古人都是以此为乐的。宋朝有个&ldquo汉书下酒&rdquo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说的是宋人苏舜钦住在其岳父家中,每天晚上都要喝一斗酒。他岳父觉得奇怪,于是就偷偷地从门缝中往里看。原来苏舜钦正在朗诵《汉书·张子房传》。当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时,他不禁拍案叫道:&ldquo惜乎击之不中!&rdquo〔意思是可惜没有击中。〕遂斟了满满一杯酒,一饮而尽。当读到张良对汉高祖说:&ldquo此天以臣授陛下。&rdquo〔意思是我来辅佐皇上,这是天意。〕苏舜钦又拍案道:&ldquo君臣相遇,其难如此!&rdquo又喝了一大杯酒。他的岳父看到这里,忍不住开怀大笑道:&ldquo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rdquo

 

国外名人读书方法

01

培根的读书方法

培根认为,&ldquo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rdquo。与此同时,他还告诫人们读书时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第一,读书不宜太慢。

培根认为&ldquo读书太慢会弛惰&rdquo,因此,他希望人们读书应思想敏锐,注意力集中,不要过慢,这样容易生效。

第二,不要装模作样。

培根认为&ldquo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rdquo。

第三,不要照搬书本。

培根认为&ldquo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rdquo。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ldquo书呆子&rdquo,他们最明显的特点是书上怎么说便怎么办,一点也不知变通或灵活使用。

既然如此,培根又提倡什么样的读书方法?究竟如何读书才算合理的呢?归纳起来,大约有三点。

第一,对于不同的书,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他认为&ldquo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第二,对不同的书可作不同的选择。

由于古今中外的书浩如烟海,它们的类别和内容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培根认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结构加以适当选择。在他看来,&ldquo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rdquo。

第三,光读书求学问还不行,还得运用和实践。

培根是个非常聪明智慧得人,不单纯是个学者,还涉足政坛,参与政治,曾任英国女王得掌玺大臣,因此,他一直注意并强调书本知识得运用和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得结合。他说:&ldquo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rdquo

为了使人进一步理解他所说的意思,他又将几种人的情况加以比较说:&ldquo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rdquo

02

歌德的读书方法

第一,歌德认为知识和真理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不懈追求而去获得。

他认为真理是应该通过学习、思考、探索和辛勤的劳动而去获得,如果上帝恩赐,唾手可得,那就没有多大意义。

第二,歌德主张对每一门学科都要专心去学,尽量学好它。

当时德国的一般学校里课程安排很多,有些设置不一定合理,歌德对此很有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了自己的学习主张: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去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第三,歌德认为仅有书本知识不够,还需要实践和运用。

歌德不仅博览群书,谙熟音乐、绘画、雕塑等各门艺术,而且一向注意运用,关注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地结合。

他曾说:&ldquo理论本身对它自己是没有用处的,但它却使我们相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rdquo

他又说:&ldquo因为我们对自己学习过的东西,归根到底,只有能在实践中运用得上的那一部分才记得住。&rdquo实践和运用不仅能加强记忆,而且也能增强我们的判断能力。

第四,歌德主张向古代的经典学习。

歌德早年曾与席勒等人在文学上发动&ldquo狂飙运动&rdquo,为德国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但是他还是希望人们要向古代的经典作家学习,并不因自己开启浪漫主义风气而抛弃古代经典。

在谈到当时德国戏剧时,他说:&ldquo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同辈人和竞争对手,而是古代的伟大人物。他们的作品从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得到一致的评价和尊敬。一个资禀直正高超的人就应感觉到这种和古代伟大人物打交道的需要,而认识这种需要正是资禀高超的标志。

让我们学习莫里哀,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但是首先要学习古希腊人,永远学习希腊人。&rdquo

总之,歌德是个好学不倦的人。

正由于他的勤奋读书和刻苦探索,以及他人格的伟大,才使他集文学创作与科学研究于一身,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03

列夫·托尔斯泰的读书方法

第一,善于总结和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并加以归纳。

1891年,六十余岁的托尔斯泰曾在给一位友人的一封信中开了一份书单,题为《对我产生了印象的书籍》。

在这份书单中他把过去各个年龄阶段所阅读的书籍分成&ldquo印象深&rdquo、&ldquo印象很深&rdquo、&ldquo印象极深&rdquo这样三个层次,这说明他还是很善于总结和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的,这可以视为托尔斯泰第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第二,托尔斯泰认为读文学作品,一定要注意作者的性格。

他在1853年的日记中写道:&ldquo读书,尤其读纯文学的书&mdash&mdash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该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性格上。&rdquo既关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更关注&ldquo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性格&rdquo,这可以视为托尔斯泰第二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第三,托尔斯泰喜欢朗读文学作品,并在诵读中感受或评判一篇文学作品的好坏。

托尔斯泰在休息、闲暇或与友人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动情地朗读起他所喜欢的一些文学作品,并经常因朗读而感动地掉下眼泪。有时候,他在朗读之后,还会加以评说。

象托尔斯泰这样喜欢朗读别人的作品,然后再加以评说的情况,在其他著名作家的身上并不多见,但这对于加深一篇文学作品情愫和内涵的理解,却有极大的好处,这不妨可视为托尔斯泰第三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托尔斯泰还有一些读书方法也应值得注意。例如,他在阅读书籍之外,还经常喜欢与人谈论,交流思想和读书心得等等。

04

列宁批注阅读法

列宁酷爱读书,在紧张的革命斗争生活中,甚至在被捕、流放中仍然手不释卷。他读书时很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内容丰富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

一旦读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还在书的扉页上或封面上写下书目索引,特别注明书中的好见解、好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论断的所在页码。

列宁把做批注视为一种创造性劳动,非常认真地加以对待,从不马虎草率。他一般使用铅笔批注,很少用钢笔。他写批注的过程,可以说是与书的作者探讨甚至激烈争论的过程。

每当读到精辟处,他就批上&ldquo非常重要&rdquo、&ldquo机智灵活&rdquo、&ldquo妙不可言&rdquo等,读到谬误处,就批上&ldquo废话!&rdquo、&ldquo莫名其妙!&rdquo等等,有的地方则干脆写上&ldquo哦,哦!&rdquo、&ldquo嗯,是吗?!&rdquo、&ldquo哈哈!&rdquo、&ldquo原来如此!&rdquo等等。其读书入神之态,跃然纸上。

有价值的是,列宁的重要著作《哲学笔记》就是在读哲学书籍时写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它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认真写批注,可以促使自己在读书时开动脑筋,认真钻研,把握书的主要内容,也可以督促自己动手笔录,记下某些感受、某个思想火花。将来重温此书,还可进行比较,看看当初的认识是否正确,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那么,列宁又是怎样提高阅读速度的呢?

列宁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异常惊人。有一次,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见列宁捧着&mdash本很厚的外文书在快速翻阅,便问他要把一首诗背下来需要读多少遍,列宁回答说:只要读两遍就可以了。

列宁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记忆力,是与他读书过程中的专心致志分不开的。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

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

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hellip&hellip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

古人早就说过:&ldquo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05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好。

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说:

&ldquo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rdquo,&ldquo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rdquo

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ldquo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rdquo(《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

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

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06

马克思的读书方法

第一,读书喜做摘要和笔记。

马克思读书,很有系统性,经常是带着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

第二,坚持有规律性的读书生活。

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在法国等许多国家流浪或暂寓,但他的读书生活一直没有间断。自从1849年夏迁居伦敦后,马克思的经济陷入困境,家庭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坚持读书和科研工作,并在其中找到了&ldquo无穷的安慰&rdquo。

他当时每天早上9时准时来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图书,直到晚上7时回家。不管风吹雨打,春夏秋冬,每天都是如此。

连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知道他的专座。由于多年从不间断的阅读,以致他的座位底下出现了他双脚踩出的印痕。

第三,紧张的阅读和轻松的阅读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要从事的是政治经济、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研究,他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因而阅读任务也相当繁重和紧张。

由于马克思早年爱好文学,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并曾做过当诗人的梦。因而,

每当他工作疲倦,在理性的书籍里徜徉过久而需要休息时,他便捧起一本诗集,或者是一部小说,走进另一世界,并以此来调剂和舒缓自己疲劳而又绷紧的大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明确和妥善认识书籍阅读和自身创造之间的关系。

对于书籍,由于对个人的帮助不一样,所以每个人也都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如有些人把书视为自己的朋友,有的视为老师,有的视为精神食粮,有的视为智慧或快乐的来源,有的视为人类进步的阶梯。

也有的人把他作为自己的装饰品,附庸风雅。但马克思却不一样。虽然他早年也得到过书的启示,读过难以计数的书,可他却指着案桌上的书,对他的朋友说:&ldquo他们是我的奴隶,必须按我的意志为我服务。&rdquo

这些话在有些人看来,或者会以为马克思有点狂傲,但在这里,至少可以说明三点:

第一,马克思读书,既钻得进,又拔得出

第二,马克思把欧洲当时的所有经典著作大致上都读通了,他没有拜服其下,而是站在这些经典之上,又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审视的眼光加以俯瞰,所以站得高,看得远

第三,马克思读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否则是说不出这种话,难有这样的体会的。

当然,除了方法以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高峰,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与他终身刻苦勤奋的攻读以及勇于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密不可分的。

他曾说:&ldquo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在崎岖攀登的小路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rdquo

07

伍尔芙夫人的读书法

第一步是尽量敞开胸怀,来容纳作者给自己带来的无数印象

第二步是比较与判断。

第二步比第一步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必须经过广泛的阅读,有充分的理解力和很好的记忆力,才有可能进行生动有力的比较。

更难的是对作品作出确切的评价,指出它的失败与成功,哪一部分是它的优点,哪一部分是它的缺陷。对这两个步骤,伍尔芙夫人形象地比喻为当&ldquo朋友&rdquo与当&ldquo法官&rdquo。当&ldquo朋友&rdquo是为了解书的内容,获得印象。

但这仅仅完成了阅读过程的一半,就此止步是不行的。

要想从阅读中得到充分的收获,还必须作进一步思考和判断。初步的印象有时并不可靠。

当人们拿一本书与别的书比较时,意味着态度已经有了变化,从前是作者的朋友,现在则想当一名法官。我们同样也不能太严厉。

但有些读物是例外。对那些伪书、劣书、坏书,对它们的审判必须严厉。在评价一本书时,最好把它与同类著作中的最佳作品作比较,不仅能使之优劣分明,还能使那些优秀作品相得益彰,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08

田中角荣的&ldquo撕书&rdquo读书法

曾任过日本总理大臣的田中角荣,早年由于家境贫寒,上完高小以后就失去了系统学习的机会。

在半工半读的学习中,他十分注意读书方法。为了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他一页页地背诵《简明英和词典》、日文辞典《广辞林》,采用的办法就是一次撕下一页,记熟了就扔了。这锻炼出他非凡的记忆力。

09

高尔基读书法

第一、坏书、好书都要读,在从阅读中区分好与坏。

高尔基由于早年生活困顿,四处流浪,总是拿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包括人们人为不宜读的书。

通过对好书、坏书和各种书籍的广泛阅读,他感到&ldquo正派的书固然好,坏的魔道书也好,念得越多越好,要把所有的书都念过,才能找到好书。&rdquo

书是通过比较才能分出好坏的。而且通过好、坏各种书籍的阅读,才能分辨出生活中的好与坏。

第二、读书要虚心,要抱着想他人学习的态度来读书。

他认为读书不能光凭自己的爱好,来追求某一流派和类别,而要对各种文学流派和思想学派都加以阅读和观察,本着学习的态度,吸取其中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读书态度要认真、虚心。

第三、读过书再回复到生活中去检验。

他提倡一边重视读书,一边也要重视生活,并主张对读过的书最好再回复到生活中去检验一下,看看哪些是正确和有用的,哪些是错误和无用的。

这样读书,对书本知识或生活认识,都是大有益处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0

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

第一,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爱因斯坦后来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的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这两件事,对他以后得发展道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他还阅读其他人的著作,并对哲学发生兴趣,13岁就开始读康德的书。

后来,他在《自述片段》中曾说:&ldquo我的那一点零散的有关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rdquo

第二,读书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追求而有所舍弃。

爱因斯坦对自己曾有所描画,其中有一句说:&ldquo我是一个执意的而又有自知之明的年轻人。&rdquo

他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不求面面俱到、全面发展,而是毅然地舍弃和&ldquo刷掉了&rdquo学校里的许多课程,把精力和热忱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不出所料,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这一胆大舍弃和合理调整,以及所做的选择,完全是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

第三,读书学习之外,常与同学讨论。

早在爱因斯坦上中学的时候,他就与两个青年朋友经常在晚上一起学习和讨论各家哲学著作,谈论哲学和科学的各种问题。

即使到了大学读书,他仍有这个习惯,在苏黎世工业大学读书时,他与马尔塞耳·格罗斯曼建立了真正的友谊,这种友谊与它们共同的学习与志趣是分不开的。

后来,他的这位同学成为著名的大学数学教授和数学家,最后又帮他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因为广义相对论中不仅有物理学的论断和解释,还牵涉到一些数学问题,这方面他解决不了,才请格罗斯曼来帮忙的。

由此可见,学习中的讨论交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有时对双方都有好处。

第四,提倡深入理解,反对死记硬背。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古城乌耳姆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当时的德国学校,教育纪律十分严格,盛行的又是一些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

爱因斯坦对此十分厌恶,他喜欢&ldquo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rdquo,学习中喜欢采用深入理解的方法。

他在回忆自己要考大学的那段生活时曾说自己:热衷于深入理解,但很少去背诵。以后,即使到了大学读书,他仍坚持&ldquo深入理解&rdquo的学习方法,而决不去搞那些不必要的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