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中秋夜也“塞车” 短信将被取代?

在过去的中秋节,过去流行的短信祝福方式被市民忽视,而微信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在互联网上享受各种“美食、派对、旅游”的图片,导致微信好友圈的信息量翻了一番,甚至出现拥堵。

微信是否会取代传统的短信信息发布方式?有专家表示,虽然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使用微信,包括“短信祝福”等习惯正在被微信改变,但微信不会完全取代短信。

短信:今年上半年下降了5%

钟小姐说,每年中秋节都发短信祝福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滴滴的短信给节日带来了很多欢乐,但今年很少听到。记者从运营商处了解到,往年全国短信中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秋节全天短信发送总量增长50%以上。一年中秋之夜,广州、佛山等地手机短信严重“塞车”,网络几乎瘫痪。许多信息很难发送,或者被发送出去,而对方直到一两天后才收到。

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等工具的替代使用,短信的网络拥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几乎没有出现“塞车”现象。何先生是一名公民,他说:“我是一名公民;过去,在中秋节期间收到数百条手机短信,但今年只收到十几条,其中大部分通过微信或QQ&Rdquo

中国电信运营商明显感受到了微信和微博等免费社交工具的强大影响。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的短信收入自2011年以来首次下降。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语音通话和短信业务继续萎缩。今年上半年,语音通话收入下降了1.2%,短信和彩信收入下降了5.5%。虽然运营商没有透露中秋节短信的数量,但业内估计,同比下降幅度也超过5%。

微信:中秋之夜也是“塞车&rdquo

由于微信只需要交通费甚至免费,许多市民选择微信发送节日祝福信息,有些人会用表情、图片和视频以及各种主题与亲友分享节日期间的活动。据腾讯统计,烘干美食、烘干派对和烘干旅游已成为用户在朋友圈分享的三大热门话题。

然而,短信时代的“塞车”现象也开始转向微信等网络工具。昨天很多网友报道:中秋节晚上,微信照片和链接很难发送。一些稍大的1~2万亿张照片无法多次发送,一些照片无法长时间打开。

在这方面,腾讯告诉记者,受节假日影响,微信用户的活动有所增加,发送到朋友圈的信息量是平时的两倍多。业内人士预计,此次假日高峰带来的网络拥堵也将困扰微信等工具。

专家观点:

短信不会被微信完全取代

微信似乎正在席卷一切:自2011年微信推出以来,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微信用户已经超过3亿。在个人使用层面,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了免费渠道、操作简单的微信,微信正在改变“短信祝福”等习惯,一些组织机构也开始使用微信公共平台发布信息。

业界认为,尽管短信的基数很大,但似乎在下降,其未来前景令人担忧。截至2013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达8.17亿,短信用户仍占据较大基数。短信市场上存在着点对点短信和短信分发的形式,尤其是点对点短信广告,受到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一致反对。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下,一些人担心,传统的信息发布方式短信将被微信所取代。

在这方面,“小灵通之父”吴颖表示,短信和微信不是替代品,而是互补共存。目前,微信和短信趋势预测大多是从个人用户层面进行分析。但我们没有看到短信在政府服务、组织内部的信息管理、大型企业的信息通知等方面的巨大市场,特别是在金融和电子商务等行业。他相信短信不会被微信取代,而是会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