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也分很多种吗?

炎热的夏季,人体处于高温闷热的环境中,大量的汗液不易蒸发,使皮肤角质层受孕肿胀,导致汗管变窄或堵塞,排汗困难,压力增大,残留的汗液会破坏汗管,汗液会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从而产生炎症&mdash—我们通常称之为刺痛。这是一种浅表的炎症性皮肤病。

根据汗管损伤和汗液溢出的不同部位,有四种类型的刺痛。

1. 白色刺痛

是由角质层或汗管下方的汗液溢出引起的。这在卧床不起、体弱多汗的人中很常见。它往往发生在躯干和摩擦部位。皮损为浅表透明水泡,成批针头大小,周围无光晕,易破裂。一般来说,没有意识症状。在1~2天内被吸收,留下小的脱落。

2. 红色刺痛

是最常见的,它是由脊柱层汗水溢出引起的。常见于儿童、家庭主妇和高温作业人员,常见于腋窝、肘部、前额、颈部、躯干、女性乳房等部位。病变成批出现,表现为密集排列的针状丘疹和疱疹,周围有红色光环,伴有灼热和瘙痒。皮损消退后轻微脱皮。

3. 脓性皮疹

主要由红疹发展而来。它经常发生在皮肤皱褶和儿童的头部和颈部。病变为密集丘疹,丘疹顶部有针状浅脓疱。细菌培养通常是阴性的。

4. 深刺痛

汗液溢出在表皮-真皮交界处的汗管破裂处。表皮汗管经常因反复出现的红色刺痛而受损,导致汗液阻塞真皮。那些在热带地区反复发作的红色刺痛更可能发生在颈部、躯干和其他部位。皮损为致密、非炎性丘疹,与汗孔一致。出汗时皮损增大,不出汗时皮损不明显。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不出汗,但常有代偿性面部多汗症。一般来说,没有瘙痒。当皮损广泛时,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头痛、发热、头晕等。

夏季注意通风散热,穿宽松透气的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果长出了刺痛,可以局部使用清凉、收敛、止痒的外用药物。先用温水清洗并干燥,然后外用花椒粉或薄荷炉甘石洗液。化脓性皮疹可用2%鱼石脂炉甘石洗剂和黄连粉治疗。一般来说,不需要口服药物治疗。当瘙痒明显时,可以服用口服抗组胺药或清热解毒利尿的中药,如金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