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蝇身藏大密码:自闭症有救了

最新发现和创新

科技日报,南京4月16日(徐玉红,记者张野)东南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里有成千上万的果蝇。这个小生物,在生活中经常被忽视,甚至令人讨厌,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代码。记者4月16日从东南大学获悉,东南大学教授韩俊海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发现了自闭症的遗传密码,最新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发育细胞》杂志封面上的《世界顶级发育生物体》上。

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患者通常在3岁之前开始。他们不能照顾自己,甚至需要终身治疗。自闭症的病因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治疗孤独症的有效药物。

果蝇的寿命为60-90天,在此期间,一只雌性果蝇可以产卵800多个。由于其相似的神经发育过程和较高的繁殖率,果蝇已成为研究自闭症的重要实验样本。韩俊海说,尽管果蝇生长周期短,属于低等生物,但其睡眠特征与人类非常相似。此外,它的神经结构相对简单,易于解剖和观察。通过研究果蝇的睡眠调节机制,我们可以推断出人类的睡眠调节机制。

韩俊海发现,作为孤独症的重要致病分子,神经丝素在神经元投射阶段开始表达,而不是在国内外研究团队公认的神经元连接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一发现已成为孤独症研究的突破,并提供了从源头上“扼杀”孤独症的可能性。

通过研究果蝇的神经结构,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些调节睡眠的基因,还发现了一些促进睡眠和抑制睡眠的神经元。“这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睡眠障碍和嗜睡的药物提供了一个模式,并使通过药物解决人类睡眠障碍成为可能。”韩俊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