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餐不利减重 反而容易腹部堆积脂肪
凤凰科技报北京时间5月21日,据《科学日报》报道,一项针对动物的新研究表明,不吃饭会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腹部体重增加。在这项研究中,老鼠一餐吃掉所有食物,这导致肝脏对胰岛素的抵抗迅速发展,科学家认为这是糖尿病前期的一个警告信号。当肝脏对胰岛素信号没有反应时,它被告知停止产生葡萄糖,血液中多余的糖被储存为脂肪。
与那些能够获得无限食物的对照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最初接受严格的饮食控制,并继续减肥。随着他们摄入的卡路里逐渐增加,严格控制饮食的老鼠体重也增加,在研究结束时与对照组的老鼠体重大致相同。
然而,严格控制饮食的小鼠比他们能每天吃很多餐的小鼠体内的脂肪更多——相当于人的腹部脂肪。脂肪过多与胰岛素抵抗以及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有关。
“这一发现支持了一个概念,即每天少吃多餐有助于减肥,尽管这对许多人来说可能并不实用。”该研究的资深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营养学教授玛莎·贝勒里说。“但你永远不要认为少吃可以减少热量,因为它会使你的身体应对胰岛素和葡萄糖的更大波动,最终促进你获得更多的脂肪,而不是减少脂肪。”这项研究发表在《营养生物化学》杂志上。
bellery及其同事根据他们在限制饮食的老鼠身上观察到的行为,将这些发现与人类少吃一顿饭联系起来。在三天的时间里,老鼠消耗的热量是对照组的一半。然后食物逐渐增加,到第六天,所有老鼠每天吃的食物总量相同。
然而,那些之前接受严格控制饮食的老鼠表现出狼吞虎咽的行为,并在整个研究期间持续进行,这意味着它们在大约4小时内吃了一整天的食物,然后在接下来的20小时内减少饮食。
“在老鼠身上,可能是先吃得过多,然后再节制,”贝勒里说。“人类可能不会在24小时内面临这种情况,但有些人确实每天只吃一顿饭。”老鼠的这种暴饮暴食和禁欲模式影响了一系列的代谢指标,研究人员将其归因于胰岛素分泌的急剧上升和下降。与那些吃得越来越少的老鼠相比,这些吃得过多和适度的老鼠表现出更多的炎症,促进脂肪分子储存的基因活性更高,脂肪细胞急剧减少,特别是在腹部区域。
为了研究胰岛素抵抗,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成熟的技术来评估葡萄糖的产生。当肝脏接收到低胰岛素水平的信号时,比如人们睡觉时,肝脏就会产生葡萄糖。然而,这种葡萄糖的产生在进食后停止,也就是说,当胰腺释放胰岛素并执行从血液中去除糖并引导葡萄糖进入多种细胞的主要任务时,这些细胞将吸收葡萄糖作为能量储存。
使用这种实验方法,bellery及其同事发现,先吃得过多,然后又不吃的老鼠血液中仍然存在葡萄糖,这意味着肝脏没有收到这种胰岛素信息。贝勒里说:“当肝脏不受胰岛素刺激时,肝脏中葡萄糖生成的增加意味着肝脏对这个信号没有反应,停止生成葡萄糖。”。这些小鼠尚未患2型糖尿病,但对胰岛素没有反应。这种胰岛素抵抗状态称为糖尿病前期
胰岛素抵抗也是腹部脂肪(白色脂肪组织)积聚的风险因素,白色脂肪组织储存能量。“即使开始吃得过多然后又不吃东西的老鼠体重与对照组相同,它们的白色脂肪组织也会更重。如果向血液中注入更多的糖,白色脂肪组织可以吸收并储存葡萄糖。我们希望减少这些细胞并减少脂肪组织。”贝勒里说。(严燕刘星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