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冰箱”成功为量子电路制冷

量子计算机的运行将更加准确可靠

科技日报北京5月9日电(记者聂翠荣)8日,《自然·通讯》在线版发表了芬兰科学家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称为“纳米电冰箱”的电冰箱——量子电路制冷装置可以将量子位保持在足够低的温度,从而准确可靠地运行。研究人员说,在未来,这种冰箱可以集成到各种量子电子设备中,包括量子计算机。

普通计算机使用0和1存储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冷却风扇或冷却盖进行冷却。量子计算机使用量子位来存储信息。这些量子位是由两个能态叠加而成的双态量子系统。由于叠加态量子位对外界干扰非常敏感,轻微的干扰会破坏它们并导致操作错误,因此必须很好地将它们与外界干扰隔离。然而,量子比特在隔离后很容易被加热,这对量子计算机产生了影响。

当量子计算机执行快速运算时,数千个量子比特将同时参与。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在启动算法之前将量子位初始化为低温能量状态。如果量子比特过热,则无法实现初始化,因此在运行多个量子算法时无法快速切换。〔1002〕〔100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芬兰阿尔托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Miko Merton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种量子电路冷却器。量子电路通过两个独立的电子隧道形成能带,一个是允许电子通过零电阻的超导快通道,另一个是非超导慢通道。慢通道中的电子可以吸收附近量子设备中的多余热量,并过渡到超导通道。高温电子跃过能带,低温电子“停留”下来,就像冰箱制冷机制一样,带走量子系统中的热量。

在测试实验中,量子制冷装置成功地冷却了量子超导谐振器。通过调节外部电压,可以实现冷却的开关控制。接下来,研究团队将改进纳米冷却器,并在实际量子位上测试其冷却效果。

默顿表示,新的纳米冷却器预计将在5到10年内实现商业化,以便未来量子设备在执行计算任务时,能够在不同算法之间快速切换,以提高计算能力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