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大脑有望无创修复

科技日报东京5月15日电(记者陈超)由东京医科和牙科大学副教授魏刚·义树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海绵状人工细胞支架,可用于指导脑梗死部位的血管再生。

脑梗死是一种阻塞大脑血管、阻断氧气和血液供应、导致大脑神经元损伤、进而导致运动和语言障碍的疾病。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一旦脑组织受损,它将无法再生。如果控制手和脚运动的受损神经元会导致手和脚瘫痪,那么几乎不可能通过自然愈合能力恢复。为了恢复失去的机体功能,实现脑梗死的再生治疗,必须抑制神经元的死亡,修复受损的大脑,引导新生血管的再生。然而,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还没有找到在脑梗死部位再生新血管的方法。如果在发病数小时内不进行药物治疗,也很难取得治疗效果。因此,业界一直期待着在脑梗死部位再生新血管的治疗。

研究小组在德国《高级医学材料》杂志的在线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他们利用血管内皮细胞的层粘连蛋白制造海绵状人工细胞支架,然后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诱导血管功能,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支架结合,制备VEGF结合层粘连蛋白海绵。他们在脑梗死小鼠的实验中证实,在未结合VEGF的层粘连蛋白海绵移植的情况下未检测到新生血管,而在移植了结合VEGF的层粘连蛋白海绵的小鼠中,脑梗死部位出现了明显的新生血管。

新生血管是修复和再生受损组织的第一步,这有助于开发和利用无需开颅手术的无创人工细胞支架来修复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