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可分为哪几层
经过不懈的探索和追求,人类对大气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科学家发现,不同高度的大气状况正在发生变化,因此他们人为地将大气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以便更好地研究大气。
对流层是距离地面约10公里的最低大气层。在此范围内,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11公里附近,温度降至-55℃。在这一层,大气活动极其剧烈,要么上升,要么下降,甚至翻滚。正是由于这些不断变化的大气运动,才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风、云、雨、雪、雾、露、雷和冰雹也发生在这一级别。因此,也有人把这层叫做气象层。这一层的顶部称为对流层顶。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上升到大约55公里。在这个范围内,温度不再像对流层那样下降。它开始时几乎没有变化,然后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平流层顶部温度可达-3~17℃。这里的空气成分几乎没有变化,几乎没有水蒸气和灰尘,因此通常是能见度高的晴朗天空。平流层中的臭氧相对集中,大部分臭氧位于25公里的高度,形成所谓的臭氧层。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这对地球上的生物非常重要。
中层从平流层顶部上升,即从55公里上升到80公里。这个范围被称为中间大气,简称中间层。在这里,温度随高度降低,在80公里左右达到最低点,约-90℃。
热层从中层大气上升,即从80公里上升到500公里。这里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上升,可达到1000~2000℃。所以它被称为热层。这里的空气非常稀薄,大部分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逃逸层上方500多公里是外层大气,即地球大气层的顶部。在这里,地球的引力很小。此外,空气非常稀薄,气体分子相互碰撞的机会非常小。因此,空气分子像微型导弹一样高速飞行。一旦它们飞起来,它们将进入该区域,几乎不会发生碰撞。最后,它将告别地球,进入星际空间,因此外层大气被称为逃逸层。但总的来说,逸出的大气只是一小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层的温度很高,但几乎是等温的。这里的空气也是高度电离的。
除了电离层的上述分层之外,科学家根据大气的电离状态将60公里以上的大气称为电离层。电离层在远距离无线电通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线电波通过地面和电离层之间的多次反射进行传播,实现远距离无线通信。人们把电离层描述为“反射电波的镜子”
然而,电离层只反射用于普通无线电广播的频带,而不反射波长较短的无线电波。电视机使用较短的无线电波,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不能观看远处电视台的节目。为了在大洋彼岸观看电视节目,科学家们利用地球静止卫星在赤道上方36000公里的高度发射电视信号,这样,生动的电视画面可以通过海洋或大陆发送到数千台电视上。
磁层在大气科学中,500公里以上的大气有时被称为磁层。因为在这里,地球磁场在大气运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太阳风的作用下,磁层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朝向太阳的一侧被压缩,而远离太阳的一侧形成了一条类似彗星的长尾&mdash—磁尾。面向太阳的一端距离地球中心大约有十几个地球半径,即70000-80000公里,其尾部长度(远离太阳的一端)约为100个地球半径,即600多万公里。
太阳风和磁层之间的边界是磁层顶,磁层顶之外是星际空间。因此,有些人认为磁层顶是大气层的顶部。
虽然磁层离地球表面很高,但它确实可以保护人类。如果没有磁层,强大的太阳风将吹走臭氧层甚至整个大气层。多么可怕的景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