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紧跟前车可减少“幽灵堵车”

我们都经历过“鬼塞车”——塞车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个可以减少“幽灵式交通堵塞”的小变化:不要跟上前面的车。

研究小组的新论文提出,保持前后车之间的距离不变,可以使驾驶员到达目的地的速度提高一倍(与传统的跟车模式相比)。麻省理工学院的伯特·霍尔德教授称之为“双向控制”。

“我们人类倾向于根据前面的事物观察世界,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概念上,因此关注后面可能是违反直觉的。”“但这种驾驶方式可以在不增加车道或改变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减少大量驾驶时间和能耗,”霍恩说,他与博士后研究员王亮

霍恩一起参与了这项研究。霍恩承认,驾驶员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专注于前方的驾驶模式,因此,他建议汽车制造商更新汽车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传感器安装在汽车的前后保险杠上(大多数系统现在只在前部设置传感器)。

根据horn的说法,即使只有一小部分车辆配备了控制前后车辆之间距离的系统,交通状况也可以显著改善。

团队工作的部分灵感来自天空中成群飞行的椋鸟。

“鸟类已经这样做很长时间了。”霍恩说:“要了解这种行为,你需要关注你周围的所有鸟类,而不仅仅是你面前的鸟类。”一种建议的方法是将车辆与电子设备连接起来,以协调它们之间的距离。然而,这种被称为“编队”的方法需要仔细的合作和庞大的车辆连接网络。相比之下,CSAIL团队的方法只需要新的软件和一些廉价的硬件更新。

2013年,霍恩首次提出了“双向控制”理论,该理论基于单个车辆和直接围绕车辆的车辆。在这项新的研究中,他采取了更宏观的视角,关注整个公路的车辆密度以及多少公里内的交通模式将受到一辆车速度变化的影响(他的团队称之为“干扰”)。

“我们的研究发现,如果所有驾驶员能够保持前后车辆之间的相同距离,他们在车队中行驶时出现的“干扰”将消失,不会扩大到交通拥堵。”霍恩说。

该团队的研究发表在去年12月的《IEEE智能交通系统交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