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吃“苦” 基因说了算
冷知识
2025-04-09 00:35:08
“苦”作为五味(酸、甜、苦、辣、咸)之一,在人们的饮食中占很大比例。许多风味菜以苦味闻名。虽然人们都知道大多数苦味蔬菜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健康也有好处,但他们还是不会说话!这让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人善于受苦,而有些人却想逃跑?
事实证明,TAS2R38含有显性基因G和隐性基因C。基因G含有丙基或苯硫脲受体,因此它对苦味特别敏感,不能忍受苦味食物,而基因C对苦味完全免疫。因此,随着TAS2R38基因代代相传,这种吃苦的能力代代相传。
在各国的人口抽样实验中,只有9%的中国人表示他们感觉不到苯硫脲的苦味,其他人对苦味特别敏感,无法忍受。回顾其他国家,除了印度人和日本人,42%和28%的人对苦味不敏感。这个比率比我们高很多。结果表明,印度人、汉族人和日本人对苯硫脲的苦味更为敏感,但欧洲国家不太在意。
既然我们不能吃苦,为什么还有很多苦味食物没有被消除?事实上,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苦”也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人类的进化!有时它可以拯救生命。我们都知道,在遥远的古代,仍然生活在丛林中的智人祖先的生活非常艰难。当时,人类的口味还没有完全进化。当人们学会储存和培育食物时,可以品尝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不同的食物带来不同的能量,这使他们的祖先有了味觉。
因为苦味食物通常带有一些毒性,使人感到不舒服,例如坏浆果和野生动物肉,会导致腹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祖先都有这样的味觉体验——苦味有毒,不能食用!因此,人们之所以在进化过程中没有放弃“苦”的味道,是因为它可以拯救生命!也许是因为我们尝到了苦味,有效地避免了危险,我们的祖先直到现在在进化的道路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