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为何很少得癌


最新的学术期刊Cell发表了一篇沉重的文章。美国科学家筛选出细胞周期相关因子,包括CDK1、CDK4、细胞周期蛋白B1和细胞周期蛋白D1,这些因子可以使不再分裂和增殖的心肌细胞重新进入分裂和增殖状态。虽然这项最新研究为治疗心脏相关疾病如心肌损伤和心力衰竭带来了曙光,但业内人士从另一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与其他肿瘤类型相比,心脏肿瘤相当罕见。原因是什么?新的研究给出了答案,即心肌细胞在成年后退出细胞周期,按下“停止按钮”进行细胞分裂和增殖。

每10万人中只有一到两例

肿瘤在人体的某些部位更常见,如肝癌、肺癌、皮肤癌、结直肠癌等,而其他组织和器官很少有肿瘤,如心脏,我们体内的血液转运中心。早在16世纪,人类就报告了心脏肿瘤的诊断。然而,由于心脏肿瘤的罕见发生,心脏肿瘤相关病例的积累和治疗方案不如其他常见肿瘤丰富。

心脏作为人体的主要器官,其体积和重量远大于许多经常发生肿瘤的组织,但很少发生肿瘤。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基因突变积累和肿瘤发生

要理解为什么一些组织和器官很少发生肿瘤,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肿瘤的原因。虽然可以从外部因素(环境因素)甚至进化的角度来讨论肿瘤的病因,但归根结底,我们应该关注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位细胞。毕竟,肿瘤组织也是由细胞组成的,但它们是“叛逆”,正常细胞分裂和增殖的数量是有限的,而肿瘤细胞可以无限期和不受控制地增殖。

那么正常细胞是如何“反叛”成肿瘤细胞的呢?基因突变是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的根本原因。一般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突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的积累导致细胞分裂和增殖失控,最终形成肿瘤细胞。然而,单基因突变并不足以导致肿瘤,因为细胞具有DNA损伤修复和复制错误纠正等机制,通常可以有效修复基因突变,防止基因突变细胞继续分裂。然而,如果含有相关基因突变的细胞逃避DNA损伤修复和复制错误纠正并继续分裂和增殖,它们将有更多机会积累更多突变并“反叛”成肿瘤细胞。

心肌细胞几乎不分裂

因此,对于成年哺乳动物,如小鼠和人类,一生中心脏组织的再生率非常低,因为心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几乎已经停止。没有细胞分裂和增殖,相关基因突变不会在细胞基因组中积累,心肌细胞也不会成为肿瘤细胞。相反,肝脏、肠上皮、皮肤等组织器官再生能力强,细胞分裂增殖旺盛,导致肿瘤相关基因突变在细胞基因组中积累的概率显著增加,更容易发生肿瘤。

(作者为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