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 黄朝南

由于身体器官老化、功能障碍和生活环境的突变,老年人的心理和情绪发生变化,容易发生精神疾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重度抑郁症约占3.7%-10%,其中40%-50%是老年人首次发病。影像学研究发现,94%的晚发严重抑郁症患者有静息性卒中。因此,晚发性抑郁症多为血管性抑郁症。

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抑郁症。57.65%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血管性痴呆患者抑郁的发生率高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0%-60%的发病率在卒中后的第一年会降低。

血管疾病与抑郁症相互影响,显著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患者对目前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反应低,耐受性差,易产生毒副作用。

血管性抑郁症患者气精老化,促进乏力,血液循环缓慢,血管闭塞,瘀阻,极易阻塞气机和抑郁症,即气机停滞,痰瘀互结,易诱发中风,回归情绪刺激,情绪低落,即情绪低落,这会导致抑郁。

气郁症不会很长时间治愈。它从气和血转变为多端。血液和体液不能流动,导致痰瘀阻脉,血瘀不去,新血不长,血瘀阻脉导致新血生化紊乱,而血虚、血瘀、痰凝阻碍血液循环,消耗气血,并使不足之处更加不足。因此,长时间的抑郁会导致缺乏,而缺乏会被压抑很长时间。随着疾病的扩展,抑郁越严重,越缺乏和抑郁。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等首都三大医院和科研院所率先开展血管性抑郁症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开郁不忘养气养血,调节阴阳,修元不忘理气活血,通络祛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多种治疗方法的结合,使培源开放性抑郁症,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中医药研发中心主任黄世景教授,对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有效继承。根据血管性抑郁症的基本病机,如气虚血瘀,针对“好太息”、“疲乏”等症状,结合经典名方和老师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益气开郁的基本疗法,“失眠”和“不思饮食”,开发了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开心解郁方,体现了中医益气开窍的治疗优势。

(作者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