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虚实实说鲁班
□ 纪立平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许多技艺精湛的工匠。他们在工艺上的创造和发明,已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中国的国粹。许多工匠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名字,鲁班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史书记载的鲁班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师和杰出的发明家。数千年来,鲁班一直被视为木工、砖石、石匠和其他工艺部门的共同祖先。他被称为“鲁班大师”,在中国很有名。然而,由于鲁班的身份是“工人”,而“工人”在封建社会中的社会地位低下,他被称为“基础产业”,受到了极大的歧视。因此,鲁班的生平事迹在官方史书中并不多见,描述也不详细。
通过对《墨子》、《孟子》、《吕氏春秋》等先秦时期有限作品的简要描述,可以知道鲁班生活在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他是鲁国的一员。他姓拱墅,名将军,又名拱墅盘、拱墅子。因为“将军”和“班”在古代是谐音和常见的,人们过去叫他鲁班。《墨子·不攻》载:“公书板是楚制云梯的兵器,完成后将攻宋。”也就是说,鲁班为楚国和宋国制造了一个攻城的梯子。
墨子录文:“公叔砍竹木想喜鹊,变成喜鹊后,飞了三天。”也就是说,鲁班用竹子和木头做喜鹊,它可以飞上天空三天(这可能是后来人们做的风筝)。从这些零散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鲁班至少是当时一位具有发明天才的巧匠。
但有些人认为鲁班和龚失败者是两个人。唐朝严师古在《汉书注》中说:“班子、鲁班、公书是两个人,都有绝技。”《古乐府》诗:“谁能为这乐器输给鲁班。”他们还把鲁班和龚如心看作两个人。他们认为,像公共损失这样的发明不能记入鲁班的账户。
总之,我从官方史书中检索到的资料只有几个字,模糊不清,很难为鲁班画出一个完整清晰的历史形象。
民间传说中的鲁班
与官方历史相比,民间传说中的鲁班形象非常丰富和全面。根据民间传说,许多木匠使用的木工工具都是鲁班发明的。和木匠使用的曲线尺一样,它被称为鲁班尺。其他的,如墨水桶、锯子、刨床和钻头,据说是鲁班发明的。此外,还有许多生产和生活用品,如锁、伞、磨坊等,据说也是鲁班发明的。据说鲁班发明了越来越多的东西。甚至全国各地的许多著名建筑,如赵州桥和紫禁城角楼,据说也是由鲁班建造或在鲁班的指导下建造的。关于鲁班的故事生动而生动。它在民间流传已久,他的形象一代一代地丰富起来。
当然,民间传说和故事并不代表历史事实。传说中鲁班的许多发明创造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发明创造。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工匠智慧的象征,成为工匠精湛技艺的代名词。宋元时期,鲁班被认为是建筑业的创始人。木匠、石匠和泥瓦匠开始称鲁班为“创始人”。
明清以后,木匠、泥瓦匠、水工和石工的办公室都设在以鲁班命名的寺庙、祠堂、厅堂和亭子里。据我所知,全国有些地方还有纪念鲁班的地方,如济南千佛山的鲁班寺、天津蓟县的鲁班寺、鲁班故里山东滕州占地15余亩的鲁班纪念馆。特别是现在,中国建筑业最高质量奖也被命名为“鲁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