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棒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近年来,儿童和年轻人将荧光棒视为一种时尚玩具。一些媒体曾说:“我不知道;荧光棒的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低毒。如果泄漏意外发生,被人体意外吸入或接触,会引起恶心、头晕、瘫痪甚至昏迷,对此,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荧光棒专业化学专家赵福群,他说,只要使用方法正确,荧光棒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大伤害。

据了解,荧光棒中的化学品主要由三种物质组成:过氧化物、酯类和荧光染料。简而言之,荧光棒发光的原理是过氧化物与酯类化合物反应,将反应后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然后染料发出荧光。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荧光棒中通常放置玻璃管夹层。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在夹层内外隔离。揉捏后,这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使荧光染料发光。

赵福群认为,由于荧光棒中的液体化学品是用聚乙烯(塑料)包装的,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伤害。由于荧光棒发出的光是化学反应激发的染料发出的非放射性光,而不是辐射激发的染料发出的光,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过,赵福群也反对有人为了赶时髦而打破荧光棒,把里面的液体涂在身上,因为荧光棒中的化学物质如果直接接触皮肤,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误食。

之所以有人认为荧光物质会危害人体,是因为一些发光手表和矿井应急信号灯中使用了放射性物质,使染料在黑暗中发光。因此,人们错误地认为荧光棒中也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导致认知错误。消费者识别发光产品是否为放射性发光的方法是,放射性发光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且光强度较弱,而不是放射性光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赵福群强调,目前荧光产品作为玩具在国内市场乃至欧美市场销售。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质量检验。只要使用方法正确,外包装不破损,液体荧光棒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