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爱吃鱼翅竟是源于郑和船队?

元明

以前,没有鱼翅等海鲜的记载。明朝中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发现了鱼翅的描述。李时珍(1518-1593)比郑和(1371-1453)晚100年左右。

茶里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鱼翅“肥美可口,南方罕见”。所谓“南方人”,其实是指福建人。据说郑和下西洋时,船队经过东南亚海域。由于缺乏食物,船员们捡起了当地人在经过的岛屿上丢弃的鱼翅,并将其烹调以满足他们的饥饿感。感觉很清新。从那时起,鱼翅已经成为中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书中记载了明希宗的常用食谱,包括鱼翅、燕窝、鲜虾、蛤蜊等十多种原料制成的“一流锅”。鱼翅被列为八宝之一,始于明清时期。明清水陆八宝是:海参、鱼翅、鱼脆骨、鱼肚、燕窝、熊掌、鹿筋、蟾蜍。自从被列为八宝以来,鱼翅的价值肯定翻了一番。清朝乾隆年间,鱼翅菜是官府和富户不可或缺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