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骢造句,避骢拼音,避骢什么意思

避骢:bì cō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 避驄马 ”。★见避骢马。

1、明徐渭《祭张御史母》:“爰对大廷,宠命首仙凫之选;入班兰省,行人避骢马之鞭。今臣男始离襁褓,膺此宠命,恐罹阴谴,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自是宰相子止授九品官。

2、四海共知避骢马,应将寂寞叹侯巴。

3、亦省作“避骢”、“避马”。

4、桓典为侍御史,不避权贵,京师里的人畏惧他,说:“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5、’”后以“避骢马”指回避侍御史。

6、举孝廉为郎,灵帝时官侍御史,当时宦官专权执政,他正直而不避,因常乘骢马(青白色的马),京城人说:“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7、明徐渭《祭张御史母》:“爰对大廷,宠命首仙凫之选;入班兰省,行人避骢马之鞭。

8、公以已丑理苏郡,乙未入西台,正当盛时,中贵出掖门,往往避骢。

9、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不避,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10、示例: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中贵出掖门,往往避骢。

11、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12、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13、唐孟浩然《与黄侍御北津泛舟》诗:“本欲避骢马,何如同?舟。

14、bìqīng cōngㄅㄧ?ㄑㄧㄥㄘㄨㄙ避青骢(避青骢)同“避骢马”。

15、唐白居易《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骢。

16、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中贵出掖门,往往避骢。

17、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中贵出掖门,往往避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