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问造句,待问拼音,待问什么意思
待问:dàiwè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等候叩问。《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周书·李贤传》:“夫人各有志,贤岂能彊学待问,领徒授业耶!”唐马戴《下第寄友人》诗:“金门君待问,石室我思归。”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序》:“所以四海九州强学待问者,咸沐菁莪之雅化。”
1、有不待问即命名,将来代远年湮,必致茫然莫辨。
2、对军人的优待问题,张毓茂、常沙娜等委员认为:义务兵退役后升学等的优待,条案中只有“予以优待”这一笼统说法,没有具体标准,不好掌握。
3、《墨子?非儒下》:“君子若钟……今击之则鸣,弗击不鸣,隐知豫力,恬漠待问而后对。
4、而我对待问题的态度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有时会很冲动。
5、人人都有这样的倾向,问题一旦出现,就要立刻解决,不然他们就会思绪烦乱、寝食不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但一厢情愿地等待问题自行消失,这种心态更为可怕,通常不会带来任何好结果。M·斯科特·派克 1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地采访,与中国航天人近距离接触,能切实感受到他们的品质:认真与谦虚。
6、贤曰:“夫人各有志,贤岂能强学待问,领徒授业耶!
7、如果我们希望查明一件事情的真相,我们就必须尽可能地以开放的心态看待问题,并且要充分意识到我们自己的局限性和倾向性。
8、人人都有这样的倾向,问题一旦出现,就要立刻解决,不然他们就会思绪烦乱、寝食不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但一厢情愿地等待问题自行消失,这种心态更为可怕,通常不会带来任何好结果。
9、儒行》:“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
10、《隋书儒林列传》赞曰:“高祖膺期纂历,平一寰宇,顿天网以掩之,贲旌帛以礼之,设好爵以縻之,于是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焉。
11、你总是在悲观地看待问题,追求理想的时候想我下半辈子怎么办,追求物质的时候又觉得自己的个性受到了压抑。
12、这个贪污犯交待问题避实就虚,态度很不老实。
13、宋苏轼《浣溪纱?席上赠楚守田待问小鬟》词:“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
14、但萨尔科奇如今似乎不那么看待问题,那不仅因为他在美国休假。
15、每一个渺小的偶然举措无心风波,都不经意成就我们如今的生活,何必去怀念犯过的错,何必去遗憾那些如果,若从头来过,我也会依然做同样的选择,何必去怀念失去什么,何必遗憾没说什么,故事不一定有美好的结果。牛奶咖啡1使人变渺小的感情可耻,使人变孩子的感情可贵。雨果1任何刻意去做的事情都是非常渺小的,它会比你更小。任何发生的事情,没有你这边刻意的努力——你只是一个观照者,它发生了……你只是站在一边,你只是个观照者,而不是一个做者:那么某种比你更大的事情就发生了。奥修1这是优秀的科学家们每天都从事的工作,“事实的断裂和差异可能对某些人来说太渺小或者是容易被忽视,”兰德尔写道,“这对那些以正确方式看待问题的人来说,可能就是通向崭新概念和想法途径的入口。”。
16、我们看待问题不要杯水车薪的,因为那样只是治标不治本的。
17、人人都有这样的倾向,问题一旦出现,就要立刻解决,不然他们就会思绪烦乱、寝食不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但一厢情愿地等待问题自行消失,这种心态更为可怕,通常不会带来任何好结果。M·斯科特·派克
18、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⑥。
19、子大夫学古人宫、明於治道、蕴蓄以待问久矣、详著于篇、朕将亲览。
20、贾待问(1533?1602)字学叔,别号舂容,邢台威县城内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历任知县、知府、布政使、巡抚等职。
21、松江在籍并不右侍郎两广总督沈犹龙,偕中书舍人李待问、罗源知县章简,募壮丁数千人守城。
22、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23、研究虐待问题的专家也谴责这种论点:男人爱得太深会失去理性。
24、当上廷尉之后,“其治大放(仿)张汤而善候伺”,即善于揣摩武帝的旨意,“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以便开释。
25、自然是我们看待自己生活的一条新的路径;是改变我们的看待问题的视角,让我们一天天更加接近自己的催化剂。
26、几乎所有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如只看消极的一面,心情自然会低落、郁闷。让自己换个角度,从积极的一面看待问题吧,那样会让你走出心情低谷的。
27、二百四人人都有这样的倾向,问题一旦出现,就要立刻解决,不然他们就会思绪烦乱、寝食不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但一厢情愿地等待问题自行消失,这种心态更为可怕,通常不会带来任何好结果。M·斯科特·派克
28、因此,你需要做的就是时常反躬自问: “我是从这个角度看待问题,但是不是还存在别的角度呢? ”
29、但事实上,即使许多阿拉伯世界的激进分子和学者已超越个性来看待问题的本源,夸夸其谈他们的目的,也意味着他们并没有领会挑战的深层含义。
30、二几乎所有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如只看消极的一面,心情自然会低落、郁闷。让自己换个角度,从积极的一面看待问题吧,那样会让你走出心情低谷的。
31、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辑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略尽,临时剽窃,窜易首尾,以眩有司,有司莫能辨也。
32、对待问题的思路你换个角度想想,或许就能豁然开朗。
33、一对分别在学校执教的夫妻党员,几乎每晚总要接待问教的孩子、家长,他们满腔热情施教,从未感到厌烦。
34、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嘉靖间(约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35、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辑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略尽,临场剽窃,窜易首尾。
36、很多创新的重点都是劝导。人们往往不关注它们提出的实际发明或解决办法,而更重视改变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
37、黄震旦(1633-1710)自垦福州南台嘉崇里后,为纪念宋隆兴癸未年状元木待问榜进士兴化军城金墩黄氏始祖江都令平海军节度判官、副都统谥清惠黄府(1130-1210年)丰功伟绩,遂以祖地莆田黄石祖地堂号“金墩乡”即“金?乡”故名。
38、犹龙中矢死,待问守东门,简守南门,俱见执,死之。
39、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
40、博延群彦,愿陛下必纳其言;造廷待问,则小臣安敢爱死!
41、主要观察指标:儿童期虐待问卷的同质信度,重测信度,效度,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省俭指数。
42、在其新著中,两人提醒美国领导人不要相信他们可以坐待问题自我解决或能将和平强加于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