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造句,蓬蒿拼音,蓬蒿什么意思

蓬蒿:péng hā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庄子·逍遥游》:“﹝斥鴳﹞翱翔蓬蒿之间。”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明 李梦阳 《汉京篇》:“ 霍氏 门前狐夜号, 魏其 池馆长蓬蒿。” 峻青 《秋色赋·夜宿灵山》:“看到的是满地荒草,遍野蓬蒿。”2. 借指荒野偏僻之处。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山居泽处,蓬蒿墝埆,财物流通,有以均之。”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并世奇男淑女,慧业天生,湮没蓬蒿,姓名翳寂,岂少也哉!”3. 茼蒿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茼蒿》。★蓬、蒿,皆野草名。蓬蒿,借指野地。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蓬蒿。」茼蒿的别名。参见「茼蒿」条。

1、蓬蒿之流,厥其仰天大笑;纨绔之辈,岂必游馆长嬉?

2、宋张耒《寒蛩》诗:“寒蛩振翼声骚骚,夜深月影在蓬蒿。

3、宋苏舜钦苏舜元《瓦亭联句》:“朝廷不惜好官爵,绛蜡刻印埋蓬蒿。

4、两地的春可都被风给吹毁了。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5、据达公《黄孺人节烈传》描述:“无何献闯二贼先后从黄带甲满地杀人如麻,父莫保子,兄莫保弟,各纷纷潜逃……此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居黄隆五年,迄我朝鼎定,方敢回家及庐室,兵灾之后,蓬蒿满目,田废园荒。

6、舜回答说:“那三个小国的国君,就像生存于蓬蒿艾草之中。

7、桑枣人家近,蓬蒿客路长。

8、《风雨吟》:“蓬蒿满径尘一榻,独此闵闵何其烦。

9、第一回:“秦老献了茶,领那官员走到王冕家,推开了门,见?螨满室,蓬蒿满径,知是果然去得久了。

10、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中载:张仲蔚,平陵人,隐身不仕,善属文,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

11、《黎明的河边》六:“他佝偻着腰踏上了堤坡,打了一个踉跄,双手抓住了一根蓬蒿。

12、晋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老莱子?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枝木为?,蓍艾为席,饮水食菽,垦山播种。

13、虽遭秦桧排挤,流落岭峤十七年之久,“蓬蒿满径,一室萧然,饮粥不继,人不堪其忧”,却“处之裕如也,益以修身讲学为事”。

14、时来访老疾,步?到蓬蒿。

15、梧桐对橘柚,枳棘对蓬蒿。

16、浩以蓬蒿之才,荷栋梁之重,在朝无謇谔之节,退私无委蛇之称,私欲没其公廉,爱憎蔽其直理,此浩之责也。

17、蒿子杆也叫蓬蒿或茼蒿,是草本植物。

18、八用不朽的“人”字支撑起来的美好风景,既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的执着吟哦,也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跌宕胸怀;既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崇高追求,也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放气魄。

19、王一日山陵崩,子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

20、进住时,这里已是蓬蒿丛生,狐鼬巢居,蛛网尘封,凄冷荒凉。

21、暮笳声起姐心愁,结起子私情弗罢休,朱颜难久,不觉白头,及时欢乐,除死便休,你看盘古以来、多少九烈三贞那间来?哩,只落得满眼蓬蒿共一丘。

22、循声望去,山道盘折迂迭,有野树蓬蒿相遮,愈拾级而上,更是云蔽雾锁,竟是一眼探不清这苍茫昆仑山的尽头在哪里

23、朱邸诸王宫锦袍,玉颜隆准填蓬蒿。

24、元赵鸾鸾《悲笳四拍》:“烟尘?洞兮人窜逃,寒沙暴骨兮没蓬蒿。

25、2003年,作品《茼蒿柳蒿艾蒿》被选入大庆新时期石油文学作品集。”舜回答说:“那三个小国的国君,就像生存于蓬蒿艾草之中。

26、大成至圣先师,岂会像蓬蒿之辈所估量的!

27、《龙膏记?旅况》:“到如今?蓬蒿伏枥栖山,叹息损朱颜。

28、莱阳左懋泰蒯文通墓○广渠门外三尺土,蓬蒿满地生风雨。

29、如对天灾的怨艾以“雨多长蓬蒿”来状之;对统治者的怨责用“亭午霁日明,邻翁醉陶陶”、“邻家满仓谷”来写之;对乡吏的讽刺、怨愤则通过“乡吏不到门,禾黍苗自高”、“出门吏相促”来绘之,从而使人感得怨得入情入理,真挚感人。

30、……居黄隆五年,迄我朝鼎定,方敢回家及诣庐室,兵灾之后,蓬蒿满目,田废园荒。

31、铜山金穴,有日埋蓬蒿。

32、这在《左传?昭公十六年》子产对韩宣子的一段话中得到了相当突出地反映:“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

33、用不朽的“人”字支撑起来的美好风景,既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的执着吟哦,也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跌宕胸怀;既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崇高追求,也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放气魄。 

34、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35、他们与大蒜、青葱、蓬蒿、龙篙、麝香草、月桂叶、牛至、和小茴香可以可口地混合,且也时常与橄榄、胡椒粉和西班牙混合。

36、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常满,懿行处之泰然。

37、陆玑《诗疏》以蘩为白蒿;《唐本草》以为大蓬蒿,叶上有白毛错涩者是;李时珍以蒌蒿为即白蒿。

38、茼蒿又称蓬蒿和蒿子杆。

39、颜回箪瓢,仲蔚蓬蒿。

40、【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七回:“况为人在世,须要烈烈轰轰做一番事业,显祖扬名,岂肯老死蓬蒿!,试听锣鼓喧天,烈烈轰轰朝顶上;百彩缤纷瞻岱泰,遥想香烟缭绕,丝丝缕缕接云中,”横批:“宝殿重兴”四个大字。

41、于是,郑桓公带领他的家人、奴隶和被他解放的来到郑国的殷商遗民,“庸次比耦(ǒu),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

42、看,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是很容易把菊当作蓬蒿的。

43、蓬蒿四十里,村舍两三家”,莒州境内一片凄凉景象。

44、即使是在“万古愁”难消的时候,诗人也仍然表现出宏大的气势,同时蕴涵着一种极为矛盾、复杂的心理,一面是“我辈岂是蓬蒿人”一样壮志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另一方面又是“但愿长醉不愿醒”,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又表现出对功名富贵的极度蔑视。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

45、凡结林园,无分村郭,地偏为胜,开林择剪蓬蒿;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

46、菊,仅从其枝叶看,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是很容易把菊当作蓬蒿的。

47、蓬蒿门巷绝经过,清夜何人与晤歌?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

48、不得不说再见了,朴园,挥一挥衣袖,向着满天的朝霞走去,步伐沉稳铿锵有力!谢谢您六年的培育滋养,再见了,我的母校,再见了,老师同学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9、诗的后半部分,字面意思甚明,而其实亦用二典,“所惧非饥寒”用《庄子》中事:原宪居蓬蒿中,二日一炊,子贡结驷连骑以访之,曰“甚矣,子之病也!”原宪答曰“予贫也,非病也。

50、一百五他们与大蒜、青葱、蓬蒿、龙篙、麝香草、月桂叶、牛至、和小茴香可以可口地混合,且也时常与橄榄、胡椒粉和西班牙混合。

51、⑻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52、子似蓬蒿子而细,合叶茎而

53、此外,白细胞减少症者还应忌食生萝卜、萝卜缨、地骷髅、苦瓜、金橘等耗气伤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豆蔻、荜澄茄等辛辣温燥伤阴的刺激性食物;还忌食生瓜、茼蒿(蓬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凉损阳、生冷伤脾食品。

54、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55、此刻我的心情像一团乱麻,理也理不清,又像秋天的野草蓬蒿忍看风霜刀剑吹打衰萎的生命。

56、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衔橛之变,而况涉乎蓬蒿,驰乎丘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祸也不亦难矣!

57、春逝水,世翻涛,自扶筇杖入蓬蒿。

58、一年好景随春到,二话不说放鞭炮,三冬带走四时窘,五方财运频频造,六仕蓬蒿仰天笑,七夕人间夜夜娇,八方亲友多捷报,九九归一新年好! 

59、湖水面积三万四千多平方米,经常流量四至五个,最深处达三米,水温常年二十度左右,冬暖夏凉,湖水四季碧绿,清冽纯净;湖内鱼来蟹往,荇藻交横;湖畔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曲桥相接;湖周古柏参天,绿柳婆娑,山水楼台交相辉映,景色如画。“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美好的景色,原是属于家乡、属于祖国、属于以往的记忆,现在却只能在沦陷区受到百般蹂躏,残损的手掌渐渐抚过这芬芳的堤岸,微凉的荇藻,……成了蓬蒿的禾草,憔悴的荔枝花,没有渔船的苦水……教人怎么能不痛极而泣?

60、用不朽的“人”字支撑起来的美好风景,既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的执着吟哦,也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跌宕胸怀;既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崇高追求,也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放气魄。

61、斥?每闻欺大鸟:斥?(yàn宴),蓬间雀,在蓬蒿中飞起来不过几尺高。

62、我只想有你和我在一起,劳碌终日,自食其力,谢繁华,绝交游,乐淡泊,甘寂寞,学那拙枝的鹪鹩,营巢蓬蒿之间,寄迹桑榆之上,牺不过一枝,飞不过半里,啾啾唧唧,唱完我们的一生。流沙河 

63、甘彼藜藿食,乐是蓬蒿庐。

64、回乡后,结庐城南,颓垣败壁,蓬蒿萧然,著书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