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鬓造句,蝉鬓拼音,蝉鬓什么意思
蝉鬓:chán bì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蝉髩 ”。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亦借指妇女。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 魏文帝 宫人絶所宠者,有 莫琼树 、 薛夜来 、 田尚衣 、 段巧笑 ,日夕在侧, 琼树 乃製蝉鬢。縹眇如蝉翼,故曰蝉鬢。” 南朝 梁元帝 《登颜园故阁》诗:“妆成理蝉鬢,笑罢敛蛾眉。” 唐 温庭筠 《咏春幡》:“碧烟随刃落,蝉髩觉春来。”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睡起惺忪强自支,緑倾蝉鬢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梳理成如蝉翼般缥缈动人的妇女的两鬓。晋.崔豹《古今注.卷下.杂注》:「魏文帝宫人有绝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陈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渺如蝉翼,故曰蝉鬓。」南朝梁.元帝〈登颜园故阁〉诗:「妆成里蝉鬓,笑罢敛娥眉。」
1、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
2、始制为蝉鬓,望之缥缈如蝉翼,故曰‘蝉鬓’。
3、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④。
4、蝉鬓”形容女子鬓发梳得匀薄如蝉翼。
5、厌修眉蝉鬓,宝靥花钿。
6、③轻蝉腻:指蝉鬓。
7、而蝉鬓,耳大垂肩,其白如面。
8、○蝉鬓因何乱,金钗为甚分。
9、③玄鬓:即蝉鬓。
10、对镜而觉蝉鬓轻。
11、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
12、《昭君辞》:“蛾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
13、魏文帝宫女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14、蛾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
15、睡起惺忪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远信不归空伫望,幽期细数却参差。更兼何事耐寻思。纳兰容若
16、几曾围、燕钗蝉鬓”也便不是风流倜傥之意气的表述,反而恰恰可从貌似轻倩的文字间为其坎?际遇寻得旁证和补充。
17、据记载是魏文帝曹丕的宫人莫琼树所制①,它是两鬓的装饰,将两鬓梳得很薄而透明,形如蝉翼,故称“蝉鬓’,古诗中形容妇女经常有“云鬟雾鬓”之句,薄而透明的蝉鬓与厚而高实的发式结合与对比,使妇女的发型富于变化而别致。
18、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练。
19、楼上重檐山隐隐,东风尽日吹蝉鬓。
20、详视嫣之面格,长而略圆,洁白无瑕,两颊丰腴,形如满月,蛾眉而凤眼,龙准而蝉鬓,耳大垂肩,其白如面。
21、蝉鬓,据记载是魏文帝曹丕的宫人莫琼树所制①,它是两鬓的装饰,将两鬓梳得很薄而透明,形如蝉翼,故称“蝉鬓’,古诗中形容妇女经常有“云鬟雾鬓”之句,薄而透明的蝉鬓与厚而高实的发式结合与对比,使妇女的发型富于变化而别致。
22、②玄鬓:即蝉鬓。”参见“蝉鬓”。
23、而蝉鬓花腮,云衣月态,早已逼近其侧矣!
24、低枝隐映入纤手,时亲蝉鬓无人知。
25、蝉鬓低含绿,罗衣淡拂黄。
26、镜台前、蓬松蝉鬓。
27、蝉鬓玉钗摇动。
28、蛾眉横月小,蝉鬓迭云新。低枝隐映入纤手,时亲蝉鬓无人知。
29、睡起惺忪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远信不归空伫望,幽期细数却参差。更兼何事耐寻思。纳兰容若1海丰旧俗端午节一般在县城龙津河举行龙舟赛,历史上海丰八景之一“龙津渔唱”即出于此,河两岸茂密的竹林树木错落参差,郁郁葱葱。
30、懒蝉鬓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练。
31、○蝉鬓朱帘乱,金钗旧股分。
32、《柳毅传书》楔子:“蓬蝉鬓,蹙蛾眉,愁荏苒,泪淋漓。
33、白居易词“蝉鬓??云满衣”,描述极其恰切。
34、摘取?宜蝉鬓戴,生来只恨龙堆远。
35、蝉鬓不随銮驾起,高骈空惊鸳鸯忽相随。
36、燕钗蝉鬓:指华丽女子。
37、玉蝉:1.蝉鬓的美称。
38、蛾眉横月小,蝉鬓迭云新。
39、娇蝉鬓畔,插一枝、淡蕊疏梅。
40、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
41、蝉鬓美人愁绝。
42、朱唇皓齿顾名思义,朱唇便是红唇,皓齿便是雪白的牙齿,红唇能够显得牙齿洁白,雪白的牙齿又能衬托朱唇,两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就是,乌发蝉鬓、云髻雾鬟、娥眉青黛、明眸流盼、朱唇皓齿、玉指素臂、细腰雪肤、细腰雪肤、莲步小袜、红妆粉饰、肢体透香。
43、薛道衡《昭君辞》:“蛾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
44、蝉鬓朱帘乱,金钗旧股分。
45、蝉鬓已极薄,而更日“轻”,用以形容鬓发之枯搞,即以见其人之面容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