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体造句,继体拼音,继体什么意思
继体:jìt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嫡子继承帝位。《史记·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司马贞索隐:“继体谓非创业之主,而是嫡子继先帝之正体而立者也。”2.泛指继位。《汉书·师丹传》:“先帝暴弃天下而陛下继体,四海安寧,百姓不惧。”《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元年》:“仁宗继体保成,致天下于大安者四十二年,功德可谓极矣。”3.犹言子女。北周庾信《伤心赋》:“至於继体,多从夭折。”清唐孙华《王鹤尹挽诗》之二:“拨遣閒愁聊顾曲,縈牵继体暗沾巾。”
1、继体承基,古今常道。
2、《后汉书?刘瑜传》:“今中官邪孽,比肩裂土,皆竞立胤嗣,继体传爵,或乞子?属,或买儿市道,殆乖开国承家之义。
3、清朝去古虽远,但只要“继体守文”,就能深刻理解《春秋》之法以制驭其政。今未知其利害,未审其情实,遥有分裂,亦恐伤彼诸国之意,非制驭之长算也。
4、可是,景帝只是一个继体守文之君,他实现文景之治的最大奥秘只是“无为之治”,在民力凋弊之时让其自创财富,自食其力。
5、朕承大运,继体守文,不知稼穑之艰难,惧有废失。
6、汉张衡《西京赋》:“高祖创业,继体承基。
7、钦惟大明皇帝陛下,四圣传业,三边九安,勋华继体,从昔所希,宣光中兴,不图复睹。
8、陈吏部尚书姚察曰:世称继体守文,宗枝承统,得失之间,盖亦祥矣。
9、陈吏部尚书姚察曰:世称继体守文,宗枝承统,得失之间,盖亦祥矣。制曰:“谏议大夫李景俭,擢自宗枝,尝探儒术,荐历台阁,亦分郡符。
10、高祖创业,继体承基,暂劳永逸,无为而治。
11、季世陵迟,继体承资。
12、今中官邪孽,比肩裂土,皆竞立胤嗣,继体传爵,或乞子疏属,或买儿市道,殆乖开国承家之义。
13、师丹传》:“先帝暴弃天下而陛下继体,四海安宁,百姓不惧。
14、大伯父黄桂芬(1852~1919),字继林,游泮秀才;三伯父黄继体、四伯父黄继云也均是太学生。
15、大伯父黄桂芬(1852~1919),字继林,游泮秀才;三伯父黄继体、四伯父黄继云也均是太学生。所谓“重游泮水”,即考中秀才后六十年,依例可以参加这一年新考取的秀才们的入学宴会。
16、《明史?蹇义夏原吉传赞》:“仁、宣继体,委寄优隆,同德协力,匡翼令主。
17、《陈书?废帝纪论》:“临海虽继体之重,仁厚儒弱,混一是非,不惊得丧,盖帝挚、汉惠之流也。
18、高祖创业,继体承基。
19、《日本书纪》记载,彦太尊是继体天皇的别名。
20、《汉书?天文志》:“夙夜惟思,殆继体之君不宜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