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拙造句,工拙拼音,工拙什么意思
工拙:gōng zhuō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犹言优劣。《吕氏春秋·知度》:“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故易官。” 唐 黄滔 《唐昭宗实录》:“明试殿庭,题目尽取於《典》《坟》,赋咏用观其工拙。” 茅盾 《<子夜>后记》:“我不遑再计工拙,就靦然出版了。”★工巧和朴拙。《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工拙各所宜,终以反林巢。」
1、他的篆刻,追求的是汪洋恣肆、不计工拙的效果。
2、愧我工拙难造级,指顾相究继之成。从此深追和力造,祖国精神未了因。
3、说:“与《敕勒歌》同是天籁,不可以工拙求之。
4、天游于文初无所得,其外虽张为怪险,而中实寒馁,气塞滞而不流,譬诸画鬼者欺人以所不见,工拙不足论也。
5、我浮想联翩,不禁想到了中国旧日传说的天上的文曲星,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幻想和联想,顺口就溜出来了一副对联:百座文曲聚暨大八方风雨会羊城这仅仅是一时感情冲动,工拙非所计也。
6、为了延续传统画艺的精神血脉,本次展出在吴文彬老师指导下,学员不计工拙,平日努力之成果。
7、《答俞景文书》:“且世之风俗漓薄,视今之文未论其工拙,先舒纸尾,览官位爵秩,故求文章者必於穹位隆爵之人。
8、【出处】宋?李?《答黄著作书》:“今之学者……但诵得古文十数篇,拆南补北,染旧作新,尽为名士矣,何工拙之辨哉?
9、他曾告诉陈与义:“凡作诗工拙所不论,大要忌俗而已。
10、既能“寒贼臣之胆,跃塞垣战士之马”,又何须再论其工拙?
11、这排公寓倒塌归咎于施工拙劣
12、二书浅深工拙,若霄壤之悬,讵有出一手理。
13、指强弱、大小、好坏、工拙等。
14、班姬读史之容,谢庭咏雪之态,不过如是,何必睹其题咏,较其工拙,而后有闺秀同房之乐哉?
15、这排公寓倒塌归咎于施工拙劣。
16、总之,都是“放浪形骸之外”的“因寄所托”,都是随心所欲之时的偶然所得,也都是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的自然流露,绝非胸有成竹的“创作”。
17、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何独宫商律吕必责其如一邪?
18、山坡的最陡峭处有个小墓地,那里有一个十字架,架上有一个大的耶稣雕像,还是新的,雕工拙劣,是个缺乏经验的粗人刻的,但他却从生活-也许是他自己的生活一一研究过人体,因为那雕像瘦得可怕。
19、这幅草稿,由于作者全神贯注于悼念和追怀之中,叙写当年平叛时的激烈斗争场面,迅疾之间,顾不得其他,不计工拙,一气呵成。
20、他的书法强劲率真,不事修饰,有振笔直遂、不计工拙、直坦胸襟的特色,极富个性色彩。
21、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刻手工拙淆杂,都料藉拙者以多?头家钱。
22、也不是从事美术设计的,当时之所以不量力度德,亦不计工拙,想到去设计国旗图案,实在是一种欢呼新中国诞生的喜悦,一种热切爱国的激情使然。
23、自老、庄以降,道有是非,文有工拙。
24、外篇为诗歌批评,主要论工拙美恶。
25、(《不二》)思想统一后,才能“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一穴。
26、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于旁门小法(禅家有金刚眼睛之说),辨家数如辨苍白,方可言诗(荆公评文章先体制而后文之工拙)。
27、收入文集的这些策论,一方面继承了“文以载道”说,一方面又能直抒胸臆,争是非而不争工拙,文章议论风发,语言雄辨,很有气势,构思新颖,立论大胆,层次清晰,步步深入,极富感情色彩,而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不因袭前人,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却又非故作怪语的翻案文章,如《诸葛孔明论》、《李泌论》等。
28、著述有《椒丘文集》44集,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周礼集注》7卷,《策府群玉》3卷,皆存目于《四库全书总自》,另有《勘处播州事情疏》,辑有《百将传续篇》、《勋贤琬琰录》、《宋元史臆见》、《文苑群玉》、《唐律群玉》等。正如我国著名绘画大师吴作人教授的评价:“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发掘,使千百年来徒凭籍志,臆见梗概的北齐绘画,陡见天日;使中国绘画史,犹长河万里,源流更汇支派,空缺得以证实……至于壁画之工拙,揆其简练肯定,运笔收纵,承两晋而启隋唐。
29、人不解其义,诘之,则笑曰:“倒而视之,非押书之兰士乎?以画工拙之颠倒,故以颠倒书之耳。
30、然造物鬼神之技,亦有工拙雅俗之分,以主人之去取为去取。
31、《文献通考?经籍五》:“夫使序《诗》之意,果不出於作《诗》之初,而皆为后人臆度之说,则比兴讽咏之词,其所为微婉幽深者,殆类东方朔‘声?尻高’之隐语,蔡邕‘黄绢幼妇’之?词,使后人各出其智以为猜料之工拙,恐非圣经诲人之意也。
32、我浮想联翩,不禁想到了中国旧日传说的天上的文曲星,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幻想和联想,顺口就溜出来了一副对联: 百座文曲聚暨大 八方风雨会羊城 这仅仅是一时感情冲动,工拙非所计也。
33、伏愿每季之间一两度,悉召诸王,遍示古迹,商榷诸家工拙,必大开悟心灵,习其所便,从此豹变,冰寒于水,昔有诚言,况复天人神纵者哉,岂可许钟、张、二王独高于往日也!
34、书卷首列清朝王公宗室能书善画者数人,末有附卷,专录释、道、名媛,全书共收清代画家近千人,大致以后代先后不序,各撰小传,一家同擅书画或师承密切者附全一传。初编收录4年间胡凤丹及邻居(居鄂、旅鄂外籍作者)相互酬唱诗词129首,胡撰《例言》曰:“是编以编年为先后,不序官阶、不依年齿,有因诗而存其人者,亦有因人而存其诗者,工拙固不暇计,从实也。
35、不计工拙,快意学书”是他追求的书写状态,因此也不落他人的窠臼。
36、士祯但谓其诗多禅语,而不言其工拙。
37、所以,对我自己画来说,不计工拙,不以赞毁挠怀。
38、是书杂论唐、宋以来诗句工拙,而明诗为多。
39、狭义之典亦有工拙之别,其工者偶一用之,未为不可,其拙者则当痛绝之已。
40、仆三年积下二十馀篇文字债,许诺在前,不可负约,欲待秋冬间病体稍苏,一切涂抹,更不敢计较工拙,只是了债。
41、《言医官札子》:“今闻诊御脉者,常以十数,工拙相杂,是非混肴,发言进药,更相倚仗,前跋后?,左瞻右顾,虽有俞扁之术,将安所施?
42、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
43、若夫敷衽论心,商榷前藻,工拙之数,如有可言。
44、又复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
45、虽音律词句,未计工拙,但发自内心情感,聊以自娱而已。
46、《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夫敷衽论心,商榷前藻,工拙之数,如有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