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衣造句,夹衣拼音,夹衣什么意思
夹衣:jiá y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有里有面的双层衣服。 宋 陆游 《示客》诗:“暉暉晚日收新稻,漠漠新寒试夹衣。” 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远眺》:“当天气由燥热变得微寒的时候,我披上一件夹衣到大门洞外面去看天色。”裌衣:有面有里,中间不衬垫絮类的衣服。 宋 苏轼 《初秋寄子由》诗:“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 宋 吕祖谦 《卧游录》:“今日忽凄风微雨,遂御裌衣。”★用双层布料做的衣服。宋.陆游〈示客〉诗:「晖晖晚日收新稻,漠漠新寒试夹衣。」
1、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2、但是却只“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
3、虽然太阳还挂在山颠,但时已深秋,普通人都穿上了夹衣还要把衣襟扎紧,这少年却敞着怀,露着略黑却结实非常的胸脯。
4、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
5、天气这么热,正是三伏时候,街上所有的人都穿着单衣服,有的只穿着个汗背心;可他却披着件夹衣,下身穿着条黑棉裤,裤脚还是扎住的,头上又戴了顶大草帽。
6、金元好问《早起》诗:“北舍南邻独乐声,夹衣晨起觉秋清。
7、芳甸乘双桨,和风试夹衣。
8、宋陆游《示客》诗:“晖晖晚日收新稻,漠漠新寒试夹衣。
9、春服,指夹衣或单衫。
10、单夹衣有前身短后身长的式样,也有无袖的大背心式样。
11、伏日供帐温室,戒客具夹衣,客皆笑之。
12、次年赐帑金千两命重修佛殿,敕封道“弘觉禅师”号,并赐银印一颗,重40两,方广三寸许,右为汉篆“弘觉禅师之印”,左镌满文一行,赐三衣、五衣、七衣、黄祖衣、宫道袍、沉香色道袍及千衲衣、夹衣等。
13、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
14、唐杜牧《闺情》诗:“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
15、月光清幽。淅沥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密密地缝着游子的夹衣,忽然,一阵冷风挤进茅屋的窗隙,母亲似乎着凉,带着浓浓的倦意咳嗽了几声。我梦中惊醒,怔怔地看着灯下年迈的母亲……
16、如:香色礼帽。衣、宫道袍、沉香色道袍及千衲衣、夹衣等。
17、时届寒冬,义军穿着单夹衣,既冷又饿,仍拼死奋战。
18、画天衣,纯乌犀导,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唯装复夹衣各一通。
19、正轻寒轻暖漏永⑤,半阴半晴云暮。轻寒轻暖夹衣天,乍雨乍晴寒食路。
20、希玛纯没有固定的造型,有单衣和夹衣两种,一般情况下,宽等于身长,长是宽的三倍,与埃及的卷衣多莱帕斯(drapery)相似,是一块长方形的布料。3~4岁的孩子可逐步让他独立盥洗,洗的顺序是:先卷衣袖;
21、1958年北京明定陵孝靖皇后王氏棺内出土的一件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长71厘米,两袖通长163厘米,用红色丝线绣出满地菱形纹,前襟上部绣二龙戏珠,后襟绣一坐龙。
22、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里,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
23、红素罗绣平金龙百子花卉方领女夹衣、柘黄八宝松竹梅岁寒三友缎袍料、大红长安竹潞绸、黄织金细龙?丝、织金妆花樗蒲纹纱等织绣品,均为明代皇家之精品。
24、武帝对于其后事,特意下诏说:“我识灭之后,身上著夏衣,画天衣,纯乌犀导,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唯装复夹衣各一通。
25、陈恪和六郎都已经穿上了夹衣,只有黑五郎火力壮,仍然光着膀子,在院子里挥汗如雨,‘呼哧呼哧’举一对二十斤的石锁。
26、如庙川(今湖北口)金银山10月可以下雪,而县城人还在穿夹衣服。
27、一月三十日,孙夫人宋庆龄、廖夫人何香凝到前线慰问十九路军,见官兵只穿单夹衣,她们回沪后,立即发动捐制棉衣运动,五天内送到前线三万套全新棉装。
28、忽然,高原发现了一件怪事,他此时身上只穿单薄的夹衣,并未觉得寒冷。
29、新春时节,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在床上;白门寂寞,令我心中万分感伤。
30、月光清幽。淅沥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密密地缝着游子的夹衣,忽然,一阵冷风挤进茅屋的窗隙,母亲似乎着凉,带着浓浓的倦意咳嗽了几声。我梦中惊醒,怔怔地看着灯下年迈的母亲……
31、一百三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32、平时只穿围裤和无领单衫,特殊情况才穿长夹衣和紧腿长裤。唯一的亲人已哭倒在大路旁,褴褛的单衫正在寒风中瑟瑟抖动。
33、洒线绣是纳线的前身,属北方绣种,以定陵出土明孝靖皇后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为例,它用三股线、绒线、捻线、包梗线、孔雀羽线、花夹线6种线、12种针法制成,是明代刺绣的精品。
34、绿衣黄里”是说的夹衣,为秋天所穿;“?兮?兮”则是指夏衣而言。
35、暖风迟日倍宜人,夹衣初试纤罗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