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惠造句,遗惠拼音,遗惠什么意思
遗惠:yí hu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留予后世之恩惠。《后汉书·灵帝纪》:“又故刺史,二千石清高有遗惠,为众所归者,皆诣公车。” 宋 梅尧臣 《送胡武平》诗:“人归多慕恋,遗惠在兹民。” 清 方文 《过彭泽有怀董澹园明府》诗:“遗惠在人口,娓娓谈不倦。”2. 指留下恩惠。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之六:“遗惠鄙州,民物同哀。”
1、据贵州《大定府志》记载,唐文淑在担任贵州威宁镇总兵期间,“于威宁有遗惠,吏民爱戴之”。
2、和前在夏州,颇留遗惠,及有此授,商、洛父老,莫不想望德音。
3、而浸蕴后学,启一代书风,功在桑梓,遗惠子孙,为20世纪文明盛举。
4、敌伪《新民报》吹捧江朝宗“三定京师、遗惠在民”,其门生对记者甚至演义出所谓的“三定京师”的事迹。
5、宋梅尧臣《送胡武平》诗:“人归多慕恋,遗惠在兹民。
6、正义引《星经》:“阴德二星在紫微宫内,尚书西,主施德惠者,故赞阴德遗惠,周急赈抚。
7、出处《晋书?挚虞传》:“前乙巳赦书,远称先帝遗惠余泽,普增位一等,以酬四海欣戴之心。
8、明归有光《谕祭山西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鹏文》:“惟尔初由俊造,荐服仕官,遗惠爱于桐乡,肃纪法于?府。
9、卡耐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虽然没有解决宇宙中任何深奥的科学问题,但却遗惠于千百万人,他帮助无数的人重获自尊,帮助人们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快乐。
10、竟志于今,遗惠于后。
11、《周书?李和传》:“和前在夏州,颇留遗惠,及有此授,商洛父老莫不想望德音。
12、吴?传》上说,“?在原上,凤翔民感其遗惠,相与夜输刍粟助之。
13、为庆祝祈求丰收,也为纪念遗惠于民的先祖,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举行流动的灯会??行会。
14、柳州四年,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番兴利除弊的改革,遗惠一方,实际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区的施行。
15、正义:“《星经》云:‘阴德二星,在紫微宫内,尚书西,主施德惠者,故赞阴德遗惠,周急赈抚。
16、今全区人民感公之遗惠,仰公之英风,将立碑塑像,以垂永念。
17、这个可贵的文化学术宝藏,不仅属于"(世纪的研究者,而且将遗惠于未来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堪称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18、前《乙巳赦书》,远称先帝遗惠余泽,普增位一等,以酬四海欣戴之心。
19、不能不说这是重像设的藏传佛教艺术遗惠给世间的一份得天独厚、具有极高价值的艺术精品。
20、而这两者均以张居正为最:改革遗惠万民,荼毒殃及门生。
21、沙滩文化遗产的精华在于:坚持办学;刻苦学习;购求图书、遗惠后人;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勇于革新开拓。
22、晋陆云《与戴季甫书》之六:“遗惠鄙州,民物同哀。
23、及去职之后,人吏感其遗惠,每至此泉者,莫不怀之。
24、诏公卿以下各上封事,及郡国守、相举有道之士各一人;又故刺史、二千石清高有遗惠、为众所归者,皆诣公车。
25、而今平反昭雪,还君本来面目……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著述等身,遗惠后世,华岗、华岗,永垂不朽!
26、(61-80世)国泰天时顺、勤能富裕长、亲恩遗惠厚、忠孝振家邦。
27、而这两点又均以张居正为最: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的改革措施遗惠万民、泽及百代;顺我者昌,逆我者死,虽杀门生亦不眨眼。这个可贵的文化学术宝藏,不仅属于2 0世纪的研究者,而且将遗惠于未来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堪称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28、而这两点又均以张居正为最: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的改革措施遗惠万民、泽及百代;顺我者昌,逆我者死,虽杀门生亦不眨眼。
29、光前:光大前业;裕后:遗惠后代。
30、清方文《过彭泽有怀董澹园明府》诗:“遗惠在人口,娓娓谈不倦。前《乙巳赦书》,远称先帝遗惠余泽,普增位一等,以酬四海欣戴之心。
31、后除青州刺史,拜日,显祖戒之曰:“叔父前牧青州,甚有遗惠,故遣汝慰彼黎庶,宜好用心,无坠声绩。
32、士庶既怀信遗惠,信临阵喻之,莫不解体。
33、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
34、曾在城固、洋县一带兴修水利,筑杨填堰,遗惠至今。
35、百姓感其遗惠,每相蔽匿。
36、孝庄时,复为益州刺史,朝廷以其父有遗惠故也。
37、后宁海城内桥梁、学堂有以“遗惠”命名者,寓意陈长官的遗惠。
38、落下闳第一次将24节气纳入历法,此一作法,奠定了春节的基础,同时也是遗惠千秋万代的创举。
39、那么,高汝行为什么还要独自出资在晋祠新建一座台骀庙呢,据说有两个原因,一是高汝行的家乡东庄地处台骀泽西畔,东庄百姓深受台骀治水的遗惠。
40、遗惠被民,馀芳在咏。
41、灵帝纪》:“又故刺史,二千石清高有遗惠,为众所归者,皆诣公车。
42、但是除了古代和中世纪的遗惠而外,远比它更为重要的,在最近5 00年文化遗产之中最荦荦大者的似应谈到如下的几项。
43、民国十七年(1928)时划城区为三个里,民国21年(1932)改里为镇,西城称正学镇,中城叫遗惠镇,东城叫崇圣镇。
44、为我国收复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遗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