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径造句,取径拼音,取径什么意思

取径:qǔjì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取逕”。★选取经由的道路。★亦作取径。

1、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目标与取径辨析

2、说文解字在先,格物、禅喻或心析参诗于后,取径不一,但皆重于比物连类,互相发明。

3、离群索居,日对古人,研精覃思,宁无心得,未若取径乎此之捷而适也。

4、州师泛江,顺流而下,陆军南辕,取径四郡,兼成都之结盟,漕巴汉之粟,然后以中军整旅,三方云会,未及浃辰,可使江表底平,南夏顺轨。

5、这是一本关于转型中的我国社会媒介景观与媒介发展的著作,全书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个案研究组成,主要采用量化的取径。

6、陈氏取径多方,手眼通天,唐长孺誉之为“胜义微言若有神”,故拟作呼风唤雨、驱神遣鬼的入云龙。

7、但与李攀龙等人稍有不同的是他取径较宽,认为初盛唐14家“咸可为法”,并且看到这些大家风格各有不同:“有雄浑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孤峰峭壁,壮丽如层楼叠阁,古雅如瑶瑟朱弦,老健如朔漠横雕,清逸如九皋鸣鹤,明净如乱山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芳润如露薰春兰,奇绝如鲸波蜃气。

8、28有没有对已成交的顾客情况了如指掌?》称其所作“客情孤冷,取径?刻”。

9、清人刘熙载说:“绝句取径深曲”,“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背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

10、方志勇的茅龙书法,固然具备白沙书法疏野苍劲的特点,但更重要的是其书学取径的大师群体中,尚包括了非白沙所能梦见的祝枝山和王觉斯,加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