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胙造句,分胙拼音,分胙什么意思

分胙:fēn zuò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祭祀完毕分享祭神之肉。 宋 陆游 《家居》诗:“馈浆烦郡府,分胙媿乡邻。”

1、拜祀前后,宗亲集中在某人家里,用各家交纳的钱买猪肉,再分发给各家,俗称“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古称“分胙”。

2、【时间选择】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祭后分胙,饮宴、赏月。

3、分胙既要求平均,又要求体现等级尊卑,由主祭者掌握分配权力,又从受胙部位和次序上体现受胙者的身份尊卑。

4、分胙肉是依照功名、学历、地位、辈份、年龄等来分级的。

5、新昌县志载:“宗族的太公坟,扫墓人多……祭扫会餐后,分胙肉和麻糍。

6、贵族及民间祭祀时的?与畀也常通称分胙。

7、因此,分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往往是祭礼的高潮部分。

8、祭礼完毕之后,就是分胙肉(祭祀的猪肉,羊肉等)和进行午宴(俗称食祖公桌)。

9、分胙肉依功名学历地位辈份年龄分级。

10、分胙肉也有多有少,在家族中财大气粗者,拜山后会大排宴席,凡属子孙均可列席痛饮,当然此仅对男丁而言,女子无从过问。

11、祭祀之后,族人济济一堂,举行“分胙”仪式,共享祭品,这些食品被认为有着赐福消灾的力量,食用者将受到祖先神灵的庇护。

12、古人认为,祈福时以牲体通神,神灵在享受祭肉之后,便将福祉寄寓在祭肉中,所以,分胙就能够得到神的恩赐。

13、连祭灶也有分胙,陆游诗云,“卜日家祭灶,牲肥酒香清。

14、家祭后也有分胙,被理解为祖先对子孙的疼爱和赐福。

15、分胙虽薄少,要是邻里情。

16、祭礼完毕,天亮之后分胙肉及午宴(俗称食祖公桌)。

17、祭时需读祭文,仪式隆重,祭毕,祠中设宴,分发胙肉,让子孙能得到祖宗的恩惠。祭礼完毕之后,就是分胙肉(祭祀的猪肉,羊肉等)和进行午宴(俗称食祖公桌)。

18、这也是古人分胙的一种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