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埃造句,涓埃拼音,涓埃什么意思
涓埃:juān āi 基本解释:〈书〉细小的水流和尘埃。比喻微小:略尽~之力。●详细解释:〈书〉细小的水流和尘埃。比喻微小:略尽~之力。★细流轻尘。比喻微末、微小。《周书.卷四二.萧撝传》:「臣披款归朝,十有六载,恩深海岳,报浅涓埃。」唐.杜甫〈野望〉诗:「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也称为「涓尘」。
1、明无名氏《四贤记?赴选》:“想我昔年受其大恩,未及涓埃之报。
2、身居将阃,功无补于涓埃;口诵诏书,面有惭于军旅!尚作聪明而过虑,徒怀犹豫而致疑:谓无事而请和者谋,恐卑辞而益币者进。
3、【出处】宋?苏辙《代张刍谏议南京谢表》:“臣敢不瞻望京邑,推广风教之余;勉强疲驽,少致涓埃之报。
4、冀以涓埃之微,上裨天地之德,俾功业与尧、舜比崇,而生灵亦跻仁寿之域矣。
5、请周兄和姚兄放心,穆某虽不才,等救了左惊心先生之后,万万不敢耽搁,定会立即赶赴总舵,尽兄弟涓埃之力!
6、【示例】《宋史?田锡传》:“冀以涓埃之微,上裨天地之德,俾功业与尧、舜比崇,而生灵亦跻仁寿之域矣。
7、明唐顺之《告病疏》:“如蒙敕下吏部怜臣病状,容臣归家稍就医药,万一仰徼天恩,复得齿於完人,则臣当再觐清光,竭奔走之力,以?涓埃之报。
8、臣聿怀千载之过,一班固《古今人表》、刘向之载列仙,稽辄效一得之愚,藐尔涓埃,亿容着丙部一康、皇甫议之钗高士,与夫葛稚川之之录,美兹芹寂,规获尘乙夜之观。
9、社团以研究与创作并重,学问与才性并重,道德与文章并重;社团刊物《北社》,是我们重要的实践平台,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校园精神祈向下,求诸人性之善、人情之真和人文之美,慧续我国诗教和文章学两个优秀传统,为当下文学创作和诗学建树济一古雅之风;弘扬传统,关怀现实,振奋人心,进而为时下人文建设与社会和谐贡献涓埃之力。
10、白面书生无以报,惟歌天保答涓埃。
11、二百六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12、◎康熙四十四年(1705)李春,文宗沈涵赞词:“故进士有挺叶公墨受未膺,丹心自矢,汉家龚胜辞新,奔之征书,蜀郡王嘉拒公孙之伪命,涓埃未答,痛哉!报国之躯,绝粒以终,惨矣!辞亲之日,尽忠岂妨尽孝或义,既以成人,允合蒸尝益宏褒欢。
13、所憾国家多故,外患迭乘,忠义仅存,涓埃无补。
14、【出处】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于裨补无涓埃之微,而谗谤有丘山之积。
15、【示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八回:“姜尚何幸,蒙先王顾聘,未效涓埃之报,又蒙大王拜尚为将,知遇之隆,古今罕及。
16、曾为涓埃小草民,横空出世起今朝!
17、效涓埃以千金朕求,故剑于先朝命典符玺,而跄陛棘寺。
18、誓坚犬马之心,终效涓埃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