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鱼之肆造句,枯鱼之肆拼音,枯鱼之肆什么意思

枯鱼之肆:kūyúzhīs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干鱼店。《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鮒鱼焉。周问之曰:‘鮒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鱼忿然作色曰:‘……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后因以为典,喻困境、绝境。《晋书·闵王承传》:“足下若能卷甲电赴,犹或有济;若其狐疑,求我枯鱼之肆矣。”唐元稹《代谕淮西书》:“以一旅之师,抗天下无穷之众……不三数月,求诸公於枯鱼之肆矣。”《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若不遇其人,寧可终身不娶。今既遇人,即顷刻亦难捱也。媒妁通问,必须岁月,将无已在枯鱼之肆乎?”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庸知一人之不利,驯至为一国之不利,一种之不利,并四万万人而将索诸枯鱼之肆耶。”亦省作“枯肆”。前蜀杜光庭《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词》:“生灵叹息,惧失於农功;沼沚鱼喁,将悬於枯肆。”明陈汝元《金莲记·饭鱼》:“拚鱼腹埋身无蔽肘,龙阳弃枯肆游。避不得身烹鼎鑊,悔当初莽惹纶鉤。”★卖乾鱼的市场。《庄子.外物》:「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比喻处于困境。唐.元稹《莺莺传〉:「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1、吾得斗升之水然⑦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3、邹韬奋《公私经济的界限》:“幸而自己曾于公余译了两三本书,有些版税拿来贴补贴补,否则早已索我于枯鱼之肆。

4、《庄子?外物》:“索我于枯鱼之肆”。

5、〕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还不如先到卖干鱼的店里寻找我呢。

6、示例足下若能卷甲电赴,犹或有济;若其狐疑,求我枯鱼之肆矣。

7、事不宜迟,迟了,就将成枯鱼之肆,不可挽回了。

8、足下若能卷甲电赴,犹或有济,若其狐疑,求我枯鱼之肆矣。

9、涸辙之鲋对“激西江之水”的大话空话,忿然作色说“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0、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1、张生说:“我现在心情十分迫切,如果通过纳采问名等一整套繁琐的婚娶仪式,至少需要大半年,那时候我早进了枯鱼之肆了。

12、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

13、而“枯鱼之肆”则是咸鱼零售商店。

14、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

15、枯鱼之肆:卖鱼干的铺子。

16、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7、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⒃,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⒄!

18、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19、’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矣!

20、枯鱼之肆??卖干鱼的铺子。

21、吾得升斗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知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2、涸辙之鲋对“激西江之水”的大话空话,忿然作色说“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3、枯鱼之肆(kūyúzhīsì)原意卖干鱼的店铺。

24、’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矣!”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5、第二部分至“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写庄周家贫前往借贷的故事,借以说明顺应自然、依其本性的必要。

26、君乃言此,曾(27)不如早索(28)我于枯鱼之肆(29)(30)!

27、王钟鸣却慷慨激昂地说:“俟报而后发,是索吾民于枯鱼之肆,吾岂以一官易民命哉!”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瓮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即求我枯鱼之肆矣。

28、思明曰:“陕西饥民,犹鲋在涸辙,往复逾月,是索之枯鱼之肆也。

29、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14),君乃言此(15),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16)!

30、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简直不如早些到卖鱼干的铺子里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