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造句,回鹘拼音,回鹘什么意思
回鹘:huí gǔ 基本解释:即“回纥”。维吾尔的古称。●详细解释:即“回纥”。维吾尔的古称。★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参见「回纥」条。
1、河董城,本回鹘可敦城,语讹为河董城”。
2、能歌善舞的回鹘姑娘,热烈奔放的现代人妇,爱恨分明的江湖侠女,英。
3、回鹘人像从前的祖辈们一样,常常向周边大国和强大的部族采取称臣纳贡的策略,从而赢得一些国家和部族的支持,以加强共同贸易往来,同时也避免了强国的进攻。
4、吐鲁番回鹘文买卖契约所展示的重要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5、明张居正《拟唐回鹘?没斯率众内附贺表》:“瞻龙颜而有喜,肃虎拜而扬休。
6、回鹘牙帐城呈不规则方形,保存的非常好。
7、回鹘牙北六百里得仙娥河,河东北曰雪山,地多水泉。
8、回鹘族帐被迫迁离本土。
9、张义潮变文》:“先去大中十载,大唐差册立回鹘使御史中丞王瑞章持节而赴单于,下有押衙陈元弘走至沙州界内,以游弈使佐承珍相见。有关小松的棋谱,留存较多,主要见于《尊天爵斋弈存》、《尊天爵斋弈录》、《皖游弈萃》、《待月?弈谱》、《追来集》、《蜀山草掌弈存》等棋书中。
10、此时,河西回鹘依附于唐归义军。
11、己巳,回鹘使安永思来。
12、据长春真人《西游记》说:在13世纪初,伊斯兰教与佛教的分界线已在昌八里,即伊斯兰教的势力已向东推进到今日天山北麓的昌吉市,与以佛教为中心的高昌回鹘汗国互争雄长了。
13、又灵州远绝,居常非有尺布斗粟以供王府,今关西老幼,疲苦转饷,所以不可弃者,诚恐滋大贼势,使继迁西取秦、成之群蕃,北掠回鹘之健马,长驱南牧,何以枝梧。
14、1070年前后,他用古回鹘文写成了一部长达13000余行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
15、扈从征回鹘,其主弃国去,雪不台率众追之,回鹘竟走死。
16、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党项羌掠回鹘贡物,遵诲寄声诮让之,羌惧,即遣使谢,归其所掠。
17、自中受降城(今内蒙包头市附近)入回鹘道。
18、北边不远的地方,就是回鹘牙帐城。
19、柏孜克里克石窟第169窟供养人图像中,八身回鹘供养人的右侧均从腰带上垂下一荷囊,荷囊的最上端有一珠子。
20、唐初,漠北有九姓铁勒,回鹘即其中之一。
21、唐代文学家段成式也在他的《髻鬟品》一文中指出:唐高祖时有半翻髻、反绾髻;唐玄宗时宫中有双环望仙髻、回鹘髻、抛家髻、倭堕髻。“倭堕髻”,又称“堕马髻”,发髻梳成歪偏于头的一侧,似堕非堕的样式,有如高明骑手斜身于奔驰的马背那样摇摇欲堕的惊险而优美的姿势。
22、掌回鹘、吐蕃、党项、女真等族朝贡款待及互市翻译等事。
23、柏孜克里克石窟以回鹘高昌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属于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洞窟有14、20、31、33、39、41、82等窟。
24、张义潮变文》:“先去大中十载,大唐差册立回鹘使御史中丞王瑞章持节而赴单于,下有押衙陈元弘走至沙州界内,以游弈使佐承珍相见。
25、四《开元前后长安之胡化》描写长安胡风大盛,居所有胡式水帘凉亭;服装有胡衣、胡帽、胡拖裙、胡幂离、回鹘小腰衣;食品有烧饼、胡麻饼、搭纳、毕罗(印度手抓饭)、油煎饼?饮料有高昌葡萄酒、波斯三勒酒、龙羔酒等。
26、回鹘牙帐城位于后杭爱省Khoton县境内,恰恰在前杭爱省的省界以北,其经纬度是:N47ordm;33.837acute;E102ordm;39.490acute;,当然不同的测定,数据会略有不同。1956年,在蒙古国前杭爱省哈剌和林苏木建立“哈剌和林国营农场”,哈剌和林遗址周边地区人口逐渐增加,各种经济活动日益繁多。
27、掌回鹘、吐蕃、党项、女真等族朝贡款待及互市翻译等事。
28、一品集》卷五,有《赐回鹘?没斯特勒等诏书》,末云:“卿及部下诸官,并左相阿波兀等部落,黑车子达怛等,平安好。
29、《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丹书锡誓,既崇日逐之封;赤芾疏荣,仍懋秩訾之赏。
30、如从宋代女真族到清代满族的故事;从唐时到吐蕃后来藏族的故事;从隋唐时回鹘到元代畏吾儿、近代维吾尔的故事;都集中编排;二是地区上,原拟部分细些,但考虑到不少少数民族迁徙频繁,如鲜卑族从东北迁到华北,一部分甚至迁到西北,如分得过细,不便编排;而不分地区,又眉目不清,因此确定分为北方、南方两大部分;三是虽为历史部故事,但历史事实均有史料根据,为使内容生动,也采用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但引用时均加以说明,使读者能够获得可靠的历史知识;四是本书的作者大都是民族史、民族学研究工作者,不少人懂得少数民族文字,他们在写作时,不仅采用了汉文史料,还特别注意采用少数民族文学的史料和文物考古资料,有些资料还很少采用过,这为本书增色不少;五是不少历史故事读物,均侧重于写政治史方面的故事,本书由特别注意编者诸如文学史、文字史、艺术史、建筑史等方面的故事,比较活泼、生动。
31、日本国学院大学教授、回鹘文专家梅村坦介绍说,目前,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研究所、日本国学院及中国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正在进行为期3年的合作研究,专门针对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的非汉文文书进行整理研究。
32、柏孜克里克石窟以高昌回鹘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属于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洞窟有14、20、31、33、39、41、82等窟。
33、辽圣宗于北庭筑可敦城,屯以重兵,高昌回鹘遂为辽之属邦(同时也称臣于宋),辽设高昌大王府以羁縻之。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云梦秦简)共两百零一枚简、律文一百零八条,包括属邦律一条。
34、描写了长安胡风大盛,居所有胡式水帘凉亭;服装有胡衣、胡帽、胡拖裙、胡幂离、回鹘小腰衣;食品有烧饼、胡麻饼、搭纳、毕罗(印度手抓饭)、油煎饼?饮料有高昌葡萄酒、波斯三勒酒、龙羔酒等。
35、敦煌榆林千佛洞第12窟回鹘文题记
36、;南北朝时期,“贝加尔湖”先被柔然控制,后又被突厥控制,名仍称为“于巳尼大水”;隋朝时期,“贝加尔湖”被东突厥控制,复改称“北海”;到了唐朝前期,“贝加尔湖”成为大唐帝国版图的一部分,归关内道骨利干属,“贝加尔湖”也改称为“小海”;后东突厥(史称后突厥)复国,“贝加尔湖”复归突厥,后又归回鹘所辖,仍称“小海”;宋朝,“贝加尔湖”被蒙古八剌(音là)忽部控制;蒙元时期,“贝加尔湖”又划入蒙古帝国版图,属“岭北行省”;明朝时期,“贝加尔湖”被瓦剌不里牙惕部控制;直到满清时期,“贝加尔湖”才被沙俄控制(满清后期“贝加尔湖”一度称为“柏海儿湖”)。
37、唐代文学家段成式也在他的《髻鬟品》一文中指出:唐高祖时有半翻髻、反绾髻;唐玄宗时宫中有双环望仙髻、回鹘髻、抛家髻、倭堕髻。
38、发现了回鹘文和古代突厥文的《普门品》译本。
39、一百三为了遏制李继迁的势力,回鹘和六谷部潘罗支几乎时时派人到东京去找宋真宗谈判,合计着三家联手一块把李继迁给灭了。
40、这个大帝国中,包括回鹘、渤海、南诏这样经过唐朝皇帝册封的属国,也有吐蕃、新罗这样的唐朝藩国,更有如波斯、昭武九姓国、阗国这样自愿纳地成为唐朝府州。其中底层单位为约200?及260?的花园及复式套三,套四户型,典雅大方的设计,打造宽敞的空间感,还有约为220?奢侈三房户型面朝府南河景城市稀缺景观带;另有约为160?舒适三房奢享8000?中庭景观以及110米超宽楼间距。
41、杜牧上书宰相李德裕,建议乘仲夏回鹘无备,发兵攻击,出其意外,可得胜利而绝后患(樊川文集卷十六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新唐书杜牧传)。
42、北庭西大寺所反映的高昌回鹘佛教特征
43、突厥和回鹘草原贵族都力图加强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契丹人、室韦一达怛人的统治,在契丹、室韦驻有官员。
44、汉代时为乌贪訾离国地;隋唐时属西突厥;中唐时期内附于唐,由北庭都护府管辖;宋元属回鹘地,明属蒙古族卫拉特,清乾隆年间属绥来县,1915年析出建制设沙湾县,县府初驻小拐,1929年迁至老沙湾镇,1956年又迁至三道河子镇。
45、西域敦煌回鹘佛教文献研究百年回顾
46、甘州为回鹘牙帐,而凉、瓜、沙三州将吏犹称唐官”。
47、那时,从大兴安岭到西伯利亚森林,从乌拉尔山到兴都库什山及青藏高原,回鹘人和其他游牧民族东迁西徙、南来北往。
48、国初冯胜弃宁夏,烧了二十余万石米麦料豆及军需,仅仅是惧怕回鹘骑兵而已。
49、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那里的回鹘人安密到宋朝献玉带贺祀汾阴,礼成,宋朝封其首领翟符、守荣为神武大将军,安殿民为保顺郎将,余皆赐冠带器币。
50、其他散居瓜、沙、凉三州间的回鹘也“各立君长,分领族帐”①。
51、二百零如果我的猜测没错,靺鞨、回鹘、室韦和契丹族的首领在这一次攻城战中会选择迟疑观望的态度。
52、荒碛长驱回鹘马,惊沙乱拍曼胡缨”,沿叶尔羌河古河道,循着图木舒克山去勘踏南疆八城,在图木舒克“遇大风,歇三日”。